淮安構建以公租房實物配租、補貼和共有產權房三大措施齊頭并進的保障體系
2021-04-08 13:20:08
來源:淮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黃靜
以往,住房保障概念受一部分人誤解,刻板的被認為是窮人居所,申請住房保障是弱勢群體“專利”,有失身份、沒有面子。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住房保障體系得到了不斷健全和完善,我市住房保障已從初期的廉租房等單一保障方式、有限保障范圍,逐步構建起以公租房實物配租、公租房租賃補貼和共有產權房三大保障措施齊頭并進的體系格局,保障范圍更是從以往的城市住房困難家庭拓展至涵蓋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人員和淮安市戶籍農民等多類群體,住房保障概念早已今非昔比,且逐漸獲年輕群體青睞。
2020年淮安市本級共有產權住房保障家庭18戶,其中新就業人員16戶占比高達88.9%,較上年增長8戶,增幅翻倍,戶均獲助購資金近24萬元;2021年以來,租賃補貼新增人群中新就業人員占比增多,僅3月市本級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家庭中新就業人員已增至16戶,較上月增長9戶增幅達112.5%,人均獲租賃補貼288元/月。調查發現,我市住房保障政策措施因地制宜、靈活調整、分類實施,是吸引年輕群體關注的重要原因,以上兩類受保障新就業人群本科及以上學歷者30人,占比達93.7%,年齡大多集中在25-28周歲住房剛需群體,外地戶籍19人占比達59.4%,人員從業范圍涵蓋機關企事業、民營、自主創業等多個類別行業,受訪者中有95%以上群體將淮安規劃為未來長期居住地。年輕群體普遍認為,擯棄陳舊觀念,申請住房保障并不代表某種印記,“里子”比“面子”更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