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清泉自“天壺”口注入茶甌之內,動靜相宜,妙趣橫生;鮮活生動的釆茶、制茶、茶藝等人物雕像隨處可見……走進雨花臺區雨花街道石華街,茶文化的氛圍撲面而來。5月27日,記者在石華街精細化整治發布現場獲悉,這條小巷并沒有大修大建,而是通過“微更新、微整治、微改造”的“三微”工程,既讓街巷文化特色得到了展現,也更好滿足了周邊百姓的生活需求。
石華街地處南京南站繁華商業圈內,整治前街巷景觀單調,硬件配套較少,道路設施陳舊。雨花臺區城管局經過梳理發現,石華街兩側商戶90%以上與茶葉銷售相關,周邊居民對茶葉銷售業態接受度也較高。為此,整治中以民意為導向,深入挖掘石華街茶文化內涵,實施“微更新、微整治、微改造”的“三微”工程,通過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增加休息休閑設施、平整道路、增加茶文化特色景觀等,打造了亮點突出、商戶宜業、百姓宜居的茶文化主題街巷。
“石華街自今年1月起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雨花臺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整條街區設計了70件景觀小品,再現了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歷史風貌,增添了石華街的茶文化內涵。“閑適愜意的生活環境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帶來了更多的人流,激發了消費者品茶、購茶的熱情,也為街區的商戶創造了更多的商業機遇。”
經濟“活”起來,“宜居”也必須有。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道路兩側新增了不少休息座椅。為給市民帶來舒適的通行體驗,道路采用經濟且環保的透水混凝土對破損的道板磚進行更換,讓整個街區看起來更加干凈、整潔、有序。整治過程中還聚焦停車難問題,充分利用空閑,改造部分商家門前道路,新增了20個機動車停車泊位。
背街小巷是城市空間的“毛細血管”,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溫度和內涵。南京近年來一直以“繡花功夫”扮靚城市“里子”。市城管局市容景觀管理處張友平介紹,2017年以來,南京已累計讓1973條街巷舊貌換新顏,并打造了一批精品街巷,包括長江路、銀杏里等。今年我市還將整治出新200條街巷,按照要求,每個區將打造不少于2條精品街巷。截至目前,已完成76條街巷整治任務,共有8條精品街巷亮相。(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陳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