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廁所不僅為市民提供方便,更是一座城市衛生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縮影。昨日,筆者從海州區城管局獲悉,今年海州區計劃新建一類公廁4座、農村公廁50座,目前4座一類公廁正在選址中。
近日,經過提檔升級的海州體育公園公廁再次面向市民,不僅解決了附近居民的如廁問題,作為城管驛站,還為廣大市民提供無線上網、飲水、擦鞋、手機充電、一次性雨衣、雨傘借用等多項服務,甚至可以滿足環衛工人借閱圖書的需求。筆者發現,該公廁外觀設計簡潔大方、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內部強調人性化設計,總體方便實用。
“這座公廁給附近居民、前來鍛煉的市民帶來很大方便。”家住孔望尚府的市民李阿姨,親眼見證了海州區體育公園公廁的變化。李阿姨說:“這座公廁是在體育館建成后投入使用的,升級后的公廁功能也特別人性化。”
據了解,海州區對海州體育公園公廁進行升級改造,在滿足普通市民如廁需求的同時,還增配特殊人群使用的“第三衛生間”,其中成人及幼兒坐便器、呼叫按鈕、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嬰兒護理臺等人性化設施一應俱全。除了這些人性化設計,衛生間里的一些設施也充分提升了市民的如廁體驗,比如衛生間里放置了綠植,還配置了滅蚊蠅、噴香機等設備。
公廁是折射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自海州區開展“廁所革命”以來,先后累計在城區新建二類以上公廁30座,提檔改造390座,鄉鎮新建三類以上公廁220座,遍布港城的公廁也已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新建、改建公廁工作的同時,海州區環衛部門還對131個公共廁所增設了263臺智能噴香機,改善廁所異味的同時提升市民的如廁體驗。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據海州區城管局局長林秀蘭表示,今年海州區計劃新建一類公廁4座、農村公廁50座,新建的4座一類公廁已邀請市城管局和市自然資源局現場勘查,已初步確定5處選址,正在與產權單位進行協調。新建農村50座三類以上公廁已將任務分解給各鎮街,各鎮街正處于前期選址、設計階段。(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徐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