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是徐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攻關期,也是加快構建徐州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關鍵突破期。根據徐州市發布的“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目標,到2025年,徐州將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窘ǔ梢孕熘轂橹行摹⒊森h成網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運輸服務品質和效率全面提升,走在蘇中蘇北和淮海經濟區前列,交通發展創新能力穩步增強,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建設全面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逐步邁向現代化。
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
打造徐州市交通基礎設施現代化,本質是體現綜合交通網絡的現代化。“十四五”時期,徐州多層次軌道網實現突破,高速鐵路網運營總里程力爭達到500公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實現突破,力爭開工2條;城市軌道運營里程達到 93.7公里,基本建成“軌道上的徐州”。高速公路里程達到600公里,放射狀高速公路網絡基本成型;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絡進一步完善,里程達到1700公里,基本實現所有鎮通干線公路。城市快速路網新建及續建計150公里,通車里程力爭達到200公里 ?;拘纬苫春=洕鷧^“1小時交通圈”、徐州市域“1小時生活圈”和徐州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航道暢達能力進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超1億噸,千噸級泊位占比達到50%以上,具備公鐵水聯運功能的作業區數量達到6個,具備集裝箱作業功能的作業區數量達到8個。鐵路物流中心(銅山貨場)、公鐵水聯運中心(億噸大港)全面建成,有力支撐淮海國際陸港建設。機場客貨運保障能力分別達到600萬人次、5萬噸。
運輸服務和物流效率全面提升
對于綜合運輸大通道的建設,徐州市將建成連通國內主要城市的骨干網絡,實現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毗鄰公交縣級節點覆蓋率達100%;省級公交優先示范城市效應逐步顯現,軌道與常規公交“兩網融合”,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0%;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低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實現“10、30、60”的快速出行目標(中心城區10分鐘進入快速路、30分鐘主城區互通、 60分鐘周邊市縣可達)。建成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亞)班列突破1000列/年,國內鐵路班列達到300列/年,高鐵貨運量突破100萬噸/年。河江海、公鐵水聯運成效顯著,內河集裝箱年吞吐量力爭突破30萬標箱。隨著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所轄縣(市、區)全面建成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縣(達標縣)、農村物流示范縣(達標縣)。
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建設全面提升
交通基礎設施初步實現智能網聯,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和重要國省干線公路同步開展智慧化建設。對營運性貨車、貨船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20年下降2.8%、2.7%,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3.0%、3.0%, 新增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城市公交、出租汽車比例均達到100%,新增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占比爭取達到50%及以上。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性能不斷提升,行業安全監管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健全,營運車輛道路運輸交通事故死亡率相比2020年下降20%以上,交通系統綜合應急響應時間小于60分鐘。
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全面落實,交通行政許可事項在線辦理率實現100%,承諾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縮減70%以上。交通執法“四基四化”達到100%;信用交通體系逐步建立,基本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人才隊伍加快建設,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54%。(徐報融媒記者 耿耘 實習生 宋雪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