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寧區被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認定為首批9家“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之一,榜單共有“行政區類”和“功能區類”兩類,江寧上榜“行政區類”名單,為全省唯一。
首批知產出口基地落地江寧
近日,位于江寧的國內電力控制領域龍頭企業——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流水線正忙著生產電力系統控制保護裝置,這批產品很快將被運往海外市場。據介紹,南瑞繼保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8年年底,該公司某件歐洲專利申請在獲得授權公告后,遭遇海外競爭對手發起專利異議。隨后,南瑞繼保在江寧海外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寰球智金的密切配合下,快速整合海外維權專家團進行應對。經過努力,專利異議案件的書面審查階段以歐洲專利局判定南瑞繼保涉案專利全部專利權維持有效告終。由此,南瑞繼保海外知識產權布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目前,該公司獲國外專利授權超過300件,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知識經濟及全球化的發展,知識產權逐步成為企業樹立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技術貿易的促進體系,包括建設一批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轉化;鼓勵建立技術貿易、公共服務和促進平臺,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交易對接服務等。
“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創建工作由此展開,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7部門最終認定南京江寧、杭州濱江及深圳福田3家為首批行政區類試點。
三因素成入選關鍵
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成效突出的地區眾多,江寧何以能夠入選?江寧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知識產權儲備以及高層次人才集聚是關鍵因素。
近年來,江寧著力構建“5+4+1”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智能電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裝備、新型節能環保5個優勢產業集群,聚力打造生物醫藥及新型醫療器械、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4個先導產業集群,超前布局未來網絡、第三代半導體、基因技術、新型數字產業等一批未來產業集群。
目前,該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9余萬件、位居全省第二,建成江寧開發區、江寧高新區2個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區域知識產權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此外,江寧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4.4萬人、新型研發機構100余家、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02個、高新技術企業1108家,是江蘇唯一國家級人才“四基地”區。
江寧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10年來,江寧先后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獲批國家專利代理開放試點,率先探路知識產權“引進來”路徑,向準備進入國內市場的外企開放依法從事專利事務咨詢、知識產權許可、轉讓等服務。此外,當地還成立首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江蘇分中心海外(韓國)工作站和(法國)工作站,幫助企業“走出去”。
2021年,江寧實際利用外資10.45億美元,位居全省區縣第二,且持續8年全市第一;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1533.7億元,同比增長16.9%,完成服務外包執行額45.9億美元,其中離岸執行額19.3億美元,均排名全市第一。
打造長三角知產服務示范區
成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江寧將如何做強基地影響力?
據悉,未來江寧將以“五載體、十計劃”建設行動,力爭將基地打造成為立足江蘇、輻射南京都市圈,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服務出口高地和長三角知識產權服務示范區。
“五載體”包括創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江寧工作站”“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中國江寧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主導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合作平臺”等載體。“十計劃”包括實施空間布局計劃,建設“基地公共服務大廳”、運營管理中心、展示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實施國際合作平臺建設計劃,搭建“基地知識產權大數據服務系統和專利運營平臺”;實施人才引育計劃,建立“基地知識產權服務人才數據庫”,與南京理工大學合作籌建江蘇知識產權國際學院;實施海外預警維權計劃,加強對進出口知識產權監測與預警等。
江寧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球化越是深入,各國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下一步,江寧將通過建設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樞紐,打通對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通道,提升本地知識產權服務國際競爭力及江寧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