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塘村示范區 圖片由市資規局提供
記者從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鄒區鎮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于4月4日通過省級審查,通過省廳批復同意,成為省級試點項目。據悉,這是全省首家通過省級審查、首家通過省廳批復同意的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
依照方案,項目實施范圍為鐘樓區鄒區鎮杏塘村和泰村村2個行政村,項目劃定整治區面積5142畝,其中耕地面積909畝,計劃總投資超過4億元,實施期限為3年。項目充分挖掘區域資源,彰顯區域特色,以鄉村為平臺,以“鄉村振興、以鄉助創”為核心理念,以“殷杏泰產教融合試驗區”美麗鄉村為主要建設目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依托項目西側殷村職教小鎮優勢,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形成“一路串五片、兩帶連四心”的空間布局,全力打造項目區北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中部教育科創區、南部美麗鄉村休閑觀光區,為“殷杏泰”高教師生、村民甚至城鎮居民等構建生態宜居、宜游、宜業的新鄉村生活共同體。
該項目主要將開展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公共空間治理等“四大工程”。其中,通過農用地整治,將項目區內的廢棄水面、農村道路、荒草地等復墾為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提高耕地集中連片程度、改善農田生態;通過建設用地整治,有序開展農村居民點、閑置低效以及碎片化建設用地整治,提高建設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約水平,將結余的建設用地指標用于鄉村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發展;通過生態保護修復,逐步實施河道清淤整治、生態護坡、生態廊道等工程,完善和提升整個項目區的生態水網及路網,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鄉村生態功能;通過公共空間治理,對集中居住區建設,配套必要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提升公共空間治理成效,將項目區打造成為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生態旅游為手段、產業發展為目的的美麗鄉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整治充分尊重當地農民意愿,在項目前期調研及方案規劃階段即與村委會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談討論,同時集中居住區建設方案以“政府投資一點、鄉賢支持一點、農戶出資一點”的方式,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多方合力,高標準建設村民集中居住區。同時,項目改變以往由政府投資的單一模式,積極探索以項目為封閉整體,形成以統籌全域綜合整治區級專項財政資金、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及國資平臺投資為主,吸引社會資本和民間鄉賢資金為輔的全域綜合整治多元化投入格局。(唐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