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多,近年來城市交通事故總量處于高位狀態。記者5月10日從無錫交警支隊了解到,為有效消除安全隱患,減少交通事故發生,交警部門在全市展開“防險除患”行動。
紅星路加油站段中心綠島內原先設置了隔離護欄,但沒有緩沖。為了提升行人過街安全,交警將中心隔離欄拆除,與相關部門調整中央綠化帶擴大了等待區,并設置成Z字形行人二次過街設施。梁清路金色江南集景花園段則設置了一排隔離墩。此前非機動車經常隨意斜穿,讓汽車駕駛人不知所措。于是交警安裝了機非硬隔離,“迫使”非機動車經由斑馬線過馬路。
改造過的幾個路口路段,都曾發生過嚴重的交通事故。記者從交警支隊事故大隊了解到,截至上月底,交警對去年發生的交通死亡事故進行了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全面排查,發現涉及道路隱患的逐一整改。
事故處理大隊民警房子元介紹,風險隱患排查主要有四個方面重點:首先是通行視距風險隱患,也就是行人和駕駛人能不能看到危險;第二個是無信號燈控制人行橫道線的風險隱患,比如中分帶或中央隔離設施開口處有沒有設置Z字形行人過街通道等;第三個是十字路口風險隱患,包括道路禁令、指示、警告、指路等交通標志是否完善等;最后一個是普通路段風險隱患,如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有沒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等。
對照這些風險隱患“目錄”,交警部門共發現了408處需要整改的地方。目前除6處要隨著道路施工一并進行外,其余均已整改完畢。
追 訪
“全鏈條處置”從源頭預防交通事故
一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數量、事故導致死亡人數以及受傷人數,分別占總量的56.83%、45.43%、55.48%。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事故導致死亡人數及受傷人數,分別占38.35%、45.71%、39.98%。交警部門分析,縣鄉公路村道事故數傷亡人數居前,尤其死亡人數占比較高。無隔離設施的道路上非機動車和行人隨意橫穿現象多發,發生的事故數量比有機非隔離、中心隔離或者機非加中心隔離的道路多。
從年齡來看,60歲以上(不含)老年人傷亡事故突出,死亡人數占到總數的58.57%。民警表示,老年人的交通事故傷亡不僅由于老年人年紀大、對突發狀況反應不靈敏、身體健康程度欠佳,還存在不遵守交通法規的現象。
“不少事故是由主觀因素造成的。”路面執勤民警反映,在有交通安全設施的地方,有的市民不肯好好使用,讓人著急和頭疼。前不久,民警在市中心發現一名走路顫巍巍的阿婆試圖翻越中央隔離護欄,民警勸說她從旁邊的斑馬線通行。據了解,全市導致交通事故的機動車違法行為,前幾位分別是酒后駕駛、未按規定讓行、違反交通信號燈、無證駕駛、超速行駛;導致事故的非機動車違法行為,依次是未按規定讓行、違反交通信號燈、逆行、違法占道行駛、酒后駕駛;行人違法行為主要是不按規定橫過機動車道、違反交通信號燈。
在排查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基礎上,交警部門啟動了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全鏈條處置。交警部門在對事故深度調查過程中,除了查清肇事原因,還分析查找涉及駕駛人教育培訓、車輛安全性、道路安全性、企業管理、行業監管、執勤執法及交通安全宣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全鏈條處置開始后,隱患整改的范圍擴大,不再局限于交通設施調整,而是全面考量人、車、路、企存在的安全隱患。”交警支隊民警楊旭介紹,如今的交通安全隱患整改指令分為道路隱患、勤務整治、深度調查、安全宣傳等幾類。目前全市已發出98個隱患整改指令,“把事故調查和事故預防結合起來,瞄準問題癥結,整改措施會更加精準。”晚報記者 念樓/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