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淮安市PM2.5濃度36.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增加12.3%,排名全省倒數第一。尤其是楚州監測站點位大氣環境質量下滑明顯,PM2.5污染形勢嚴峻。對此,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立即前往暗訪。
在淮安經濟開發區,暗訪組發現淮安裕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建設工地有大面積的裸土沒有覆蓋。暗訪組了解到,該公司占地64.4畝,但施工場地 “六個百分百”揚塵治理標準均沒有滿足,現場看不到任何圍擋,施工道路沒有硬化,場區也沒有任何的噴淋設備,存在揚塵污染隱患。在不遠處的淮安區經濟開發區經十九路上,暗訪組還發現一家占地約100畝的工地存在類似情況。裸土未覆蓋完全,取挖土作業未采取降塵抑塵措施,噴淋設備也沒有開啟。
項目經理告訴暗訪組,揚塵的灑水車目前移動的只有一臺。當天可能是相關作業人員沒有跟到位,二是相關責任人可能沒有落實好。
淮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局長李剛說,以前都下達過整改通知,必須對工地進行封閉管理,在進出口地方設置了一些霧炮,包括車輛沖洗抑塵的一些措施。
暗訪組提出,以上這些措施都沒有看到。
對此,李剛回應,下一步在服務企業,推進項目建設同時,會再進一步地下達整改通知。在環保設施沒有到位的前提下,絕不允許讓他施工。
截至5月6日,位于淮安區的楚州監測站點位PM2.5濃度40.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上升20.5%,PM2.5濃度值在蘇北 31個國控點中排名倒數第一。暗訪組走訪發現,站點3公里范圍內有裸土及工地21塊,基本都存在環境管理粗放的問題。在站點周邊的沿河街南端,整體環境質量都較差,且存在“散亂污”作坊。其中,一家無名砂石廠砂石分篩時無任何控塵抑塵措施,現場檢查測得PM2.5濃度326微克每立方米,PM10濃度1434微克每立方米。
針對近期群眾反映的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中達鋼構有限公司氣味擾民問題,暗訪組也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企業雖未進行噴漆作業,但從現場情況看,露天噴漆、晾干,廢氣無組織排放情況屬實,噴漆處的地面上也被油漆全部染藍,現場味道依然非常刺鼻。
時空短評:治理大氣污染要有釘釘子精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與發展,并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工地、裸地揚塵管控要求很明確,但淮安卻存在大面積工地、裸地未覆蓋的問題,這充分暴露出監管部門監督不力,監管不嚴不實。全省各地相關部門務必引以為戒,恪盡職守。只有不斷發揚“釘釘子”精神,才能推動大氣環境持續改善,讓老百姓樂享更多的藍天白云。(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 王明軒 徐明梅 郝朦 馮水清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