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南京市第二批次44幅約200公頃住宅用地,將開始在網上競價出讓。本批次出讓地塊涵蓋江北新區及全市8個行政區,44幅地塊中含13幅屬差異化定房價地塊。據了解,二批次住宅用地出讓有超過125家/次企業參與報名競拍,其中報名最多的地塊為河西4幅地塊,報名家數均達到十余家。記者了解到,與第一批次土地出讓相比,本次土地出讓上市地塊數量與金額均有大幅度增長,分別增加120%和170%,釋放出市場復蘇信號,開發企業拿地積極性明顯提高。
據分析,本次土地出讓,實行差異化定價的13幅地塊將全部成交。這些地塊,或具備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或具備完善的公共基礎配套條件,能夠滿足居民差異化住房需求。對于改變房地產市場“快進快出”的現狀,有效提高開發質量,化解矛盾,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另外,由市、區國資平臺參與競買的地塊,占比不到地塊總數的1/4,相對其他城市這一比例處于一個較低水平。
盡管表面上是市、區國資平臺托底,實際上反映出區級平臺對地塊周邊產業配套和地區發展前景的理解,這些地段有著較好的產城融合和發展潛力。他們率先拿地,具有一定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據了解,這些市、區平臺負債率均符合相應要求,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相信隨著南京城市能級的進一步提高,這些片區也將成為土地出讓的重點地區。同時,多幅地塊將溢價成交,集中在南京城市發展的熱點地區,如河西片區、南部新城和江寧百家湖、玄武雙拜巷等地塊。
近年來,南京的土地供應始終堅決貫徹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的要求,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結合南京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持續有效地提高南京土地供應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著力把握了城市發展趨勢、城市發展近期特征以及市場需求三大方面,把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作為土地供應的基本目標。相關部門認真分析研究了去年以來土地市場的形勢,研判了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如局部區域去化周期長、部分區域商業和辦公用房相對過剩、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等問題。接下來,南京市將進一步加大外圍“副城、新城及新市鎮”城鎮體系的城市功能培育。在此基礎上,有序推進外圍地區住宅用地供應,通過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來提高外圍地區的職住平衡,優化城市經濟與空間結構,力爭“供一片、建一片、成一片”。對于已建成地區的存量土地,將結合城市更新,不斷整理優化推出,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鋼 通訊員 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