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傍晚,江蘇省睢寧縣城區一條寬敞的步行街道以新市街橋為界,橋東的服飾、鮮花、手機配件等商販攤點有序擺放;橋西是小吃攤點的世界,炸串噴香滋滋作響;橋上是年輕人的創業天地,雞尾酒香氣濃郁……這里是新老居民都愛來逛的地方,商業氣息濃厚、煙火味十足。
本著疏堵結合、服務群眾、規范有序的原則,睢寧縣城管局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不放松執法監管,方便市民群眾的前提下,在商業區、步行街等13處設置了1000余個攤位。不僅讓群眾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溫度,更體現了城市管理理念的轉變。
“肉夾饃,好吃又實惠!”32歲馬莉在自家經營的小吃攤點前,和好朋友趙潔一起手腳麻利地忙碌著,“以前在超市門前、小區門口、道路兩旁做點小吃生意,整天提心吊膽。現在城管給安置了固定的攤位,心里的底氣足了。”馬莉高興地說,現在靠擺攤每天能有500多元的進項,一個小攤點撐起了她們一家。
地攤經濟是擴大就業崗位的重要補充,是人間的煙火。“我們都在自己攤位下面墊上塑料布,防止油水污染地面。”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城管局把小吃攤點集中在這步行街西側,經營肉夾饃、麻辣燙、手搟粉等特色小吃,我們城管執法人員不但提醒經營戶保持環境整潔,同時每天要逐戶檢查干粉滅火器是否過期等,特別強調安全第一。每天經營時間為下行6點至凌晨4點,不僅解決了一部分群眾就業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廣大市民生活需求。” 睢寧城管局綜合執法大隊中區中隊長張甫杰介紹,之前這段街道每到晚上占道經營的比比皆是,為提升攤主的“主人翁”意識,創新管理辦法,推行“攤位長”自治管理,有效提高了攤主參與市容管理的積極性。武寒龍自從當上了“攤位長”后,每天收攤時,他都主動到周邊攤位去看看,確保每個攤位“人在地清,人走地凈。”
“城市管理需要下足繡花功夫,加強作風建設,轉變服務理念,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讓城市空間更亮麗、更溫馨,繡出睢寧城市的品質和品牌。”睢寧縣城管局局長李霄表示,人性化管理占道經營,規范各種擺攤行為,以實際行動解民憂、紓民困,讓群眾舒心而不堵心,睢寧縣城區的煙火氣息才能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