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工程建筑、加工制造等行業領域欠薪問題時有發生,給治欠工作帶來挑戰。江蘇省鎮江市堅持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作為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抓手,樹立減欠薪增量、減欠薪存量的“雙減”目標,加強根治欠薪制度、機制和體系建設,牢牢守住農民工勞有所得的民生底線。
“你項目存在人工費用未及時足額撥付、未按月考核工作量編制工資支付表的問題,違反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24條和第31條,請立即進行整改。”這是執法人員在巡查檢查時現場下達的《欠薪風險提示函》內容。
為補強工程建設領域日常監管的薄弱環節,鎮江市創新出臺工程項目基本信息臺賬、監管檢查清單和欠薪整改處置三項制度,進一步明確屬地和行業部門工作責任,踩實項目信息雙報送、“一戶一清單”、風險隱患提示等系列舉措,深入推進全鏈條閉環監管,做到項目底數清、存在問題明、整改成效實。上半年對全市153戶在建工程項目進行過篩式檢查,下達風險提示函147份、查出問題隱患217條。
為讓根治欠薪法律法規融入建筑業企業和農民工,鎮江市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開展“守法治初心為勞動護航”宣傳活動,全面打造立體式宣傳矩陣,農民工工資“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氛圍愈發濃厚。
同時,鎮江市從基礎性好、執行力強、可塑性高的在建項目中,擇優選取60戶作為典型示范培育對象,從管理臺賬建立、保障制度執行、實名制操作應用、農民工普法座談等方面進行了規范統一和精心打造。組織成員單位工作人員、項目企業負責人赴示范項目學習觀摩,以點帶面擴大輻射效應。
針對保障制度執行不力、欠薪風險隱患較大的項目,鎮江市統籌建賬立檔、保持緊盯不放,多措并舉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定期對管理人員及農民工考勤、專用賬戶開設和按月發放工資不到位的工程項目進行通報預警,必要時采取扣減信用分、限制市場準入、責令停工等舉措,實施信用懲戒。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勞動監察黃橙紅三色預警,對全市在建工程項目實施ABC三級分類監管,落實差異化管理。其中A類項目重在引導自我規范,B類項目定期開展跟蹤指導,C類項目納入重點檢查范圍。”市治欠辦負責人介紹說,全市還將通過榮譽授牌、評優評先等措施,鼓勵示范項目持續落實好各項規定,激發對標先進、學習典型的良好勢頭。
據了解,鎮江市高度重視欠薪舉報投訴受理工作,多途徑暢通“線上線下”維權渠道,強化“保姆式”受理窗口建設,扎實做好首問負責、登記受理、分流轉辦等工作,實現“一處舉報投訴、全域聯動響應”,努力將欠薪問題吸附化解在本地。
在鎮江市工地上工作的農民工,人手一個宣傳布袋,上面印有全市各級人社、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的維權熱線。一旦發生欠薪,可隨時撥打相關部門的電話。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鎮江市將繼續圍繞全省“根治欠薪成效鞏固提升年”行動,聚焦治欠“雙減”目標,縱深推進隱患排查、分類監管、欠薪處置、應急防控四大重點工作,有效控增量、化存量,全力打造農民工“安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