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目建設到產業發展,從民生配套到綠色生態,2020年,西咸新區涇河新城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加強民生保障,優化生態環境,以昂揚面貌交出亮麗“答卷”。
“做最優生態環境、引最多優秀人才、聚最強高端產業”,涇河新城積極搶抓發展機遇,以一個個硬核項目、一個個務實舉措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經濟建設答卷 點燃奮進新引擎
2020年是涇河新城的“招商引資落地年”、“項目建設提速年”、“建設品質提升年”,當年先后招引項目27個,簽約項目總投資超500億元。其中百億元項目2個,50億元項目2個,30億元項目4個,2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項目6個。
產業,是支撐一座城市欣欣向榮的發動機。2020年,綠地·智創金融谷項目、年產值超千億元的西北安全應急產業園、總投資約30億元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附屬涇河醫院、“一帶一路”國際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的絲路國際水務科創園項目等紛紛落地,覆蓋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科研、航空航天、總部經濟、醫療、商業及地產開發等多個領域,涇河新城項目簽約 “多點開花”。
要“引進來”更要“落下去”。2020年,涇河新城項目建設密集進行,奏響了一曲火熱動工的進行曲。中創為量子西北地區總部、綠地·智創金融谷、量子通信科技產業園、涇河新城智造創新產業園、醫藥智能立體庫物流中心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涇河新城以智能制造為引領、以產業聚集為支撐的生態圈逐步成型。
據了解,涇河新城精準的發展定位和超前的發展理念,正在為發展注入新動能。隨著大項目頻頻落地,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制造“新引擎”已然轟鳴。
民生配套答卷 開啟幸福新生活
從教育到醫療,從交通到住房,2020年,一項項民生工程的實施,讓涇河新城的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全面提升的城市功能與品質,不僅讓轄區群眾擁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也讓這里變成了更具吸引力的沃土。
涇河新城第一中學委托西安中學托管,涇河新城第二學校、涇河新城第三小學相繼與陜師大附中、陜師大附小簽訂托管協議……“名校+”工程提升了涇河新城區域教育質量水平,讓轄區學子實現了“家門口上名校”的愿望。
與此同時,大型醫院簽約落地為健康生活保駕護航。202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學附屬涇河醫院簽約落戶涇河新城,建成投用后可滿足年門診量100萬人次以上需要,將極大推動涇河新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民生配套實現躍升的同時,涇河新城謀劃互聯互通,2020年交通路網建設不斷提速。灃涇大道東段、樂華三路、瀛洲三街、茶駝大道等10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涇河大道上跨G65w高速跨線橋建成通車,涇河立交交工驗收……“三縱四橫”交織加密,展現出涇河新城快速、便捷、綠色的城市交通新貌,同時也支撐著大西安北城“15分鐘生活圈”,加快了涇河新城建設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速度。
此外,老舊小區改造、回遷安置等工作穩步推進。隨著居住環境不斷優化,越來越多居民在這里實現了安居樂業。
綠色環保答卷 繪就生態新畫卷
全年收獲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0天;涇河出境斷面水質省控目標為地表水Ⅲ類,全年涇河水質實控達到地表水Ⅱ類,優于省控目標;當年7月,全面完成排污許可全覆蓋……2020年,涇河新城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交出了一份“彩、綠、清”的生態答卷。
以涇河治理為例,按照“一河兩堤四區,七灘八苑十景”的總體布局,涇河新城對區域內17.5公里的涇河河道進行堤防建設、水質提升、文化挖掘、生態節點打造等全方位的綜合治理,通過實施堤防建設、河道修復、渠系連通、水質凈化等項目,最大限度修復和保持生態平衡,這條流淌千年的河流正在迎來新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千畝花海讓色彩在涇河新城蔓延,成為碧水藍天的靚麗點綴。依托花海,2020西安花海大會在涇河新城舉辦,吸引游客逾10萬人次,涇河花海成為大西安北城網紅“打卡地”。
此外,涇河新城還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綠靚”專項行動,以“修綠、植綠、補綠”為重心,致力于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麗宜居環境,多措并舉優化生態環境。
回首2020,涇河新城答卷亮眼。展望2021,涇河新城將凝心聚力,持續發力做好項目落地、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生態環境,繼續書寫高質量發展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