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的市民在這里可以一邊健身,一邊享受到鳥語花香。家住貴陽白云區艷山紅蓮花塘組居民朱長壽說:“當初開工建設時,我們還擔心這么大面積施工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現在看來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喜悅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云城尚品項目于2019年4月開工建設,是貴陽市政府規劃的白金大道城市商業集群重要組成部分,承接著貴州金融城南區的發展,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工地建在居民區,與工地一路之隔便是商業中心,離工地不足200米遠的是一所幼兒圓學校。該項目還沒動工便受到地方各級政府及當地居民高度關注。開工伊始,前來視察的白云區委副書記、區長步嵐要求:務必要把建筑施工與綠化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見效,扮靚艷山紅鎮,絕不能因施工而影響到周邊居民生活。
然而,項目團隊經過考察發現,項目由于地處溶蝕殘丘平緩地帶,地下結構復雜,場地狹小,建筑造型、平面布局多樣化,多工種交錯作業,基礎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控樁,出土量大,按照傳統的施工方法已滿足不了地方環保要求。推進綠色施工,打造二航品牌,體現企業社會擔當,制定出安全環保的施工方案勢在必行。為此,項目管理團隊統一思想,經項目集體研究決定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引進,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爭創貴陽市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貴州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
定下目標,說干就干。然而渣土清運與現場模板加工產生帶來的污染,是項目團隊面臨的主要難題。由于施工場地狹窄,施工主通道只有一條能通行道路,車輛一過便揚起大量塵土飄落在空中,加上大面積混凝土澆筑及建筑垃圾清運,造成外架密目網污染。這樣施工如何滿足環保要求,爭創貴陽市文明工地又從何談起?
最終項目團隊經過走訪調查發現,鋁模-爬模技術在施工作業不需要加工,從而避免材料廢棄物的形成,降低對施工現場附近環境的影響。同時鋁模板的拆建作業不會形成任何廢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過去模板外架作業現場臟亂差的問題,促進了建筑工程綠色環保施工的推進。在施工作業中,鋁模板因為各種因素而受損壞不能夠二次使用,還能夠對鋁模實施回收利用,減少了由于設備損壞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由于鋁模的二次回收,防止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實現了綠色環保施工,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經項目管理團隊討論決定,不惜成本,引進鋁模-爬模技術應用到施工生產中來。
很快,項目便聯系到當地一家知名鋁模生產廠家,經過反復磋商最終達成合作協議。項目管理團隊在鋁模施工過程中發現,之前用的模板安拆加工需要8天完成,而引進的鋁模拆建一般僅僅需要5天左右,這樣以來不僅促進了施工作業效率的提升,還大大減少了施工作業時間,加快了施工作業進度,且和其他材料模板比起來,鋁模的重量較輕,不需要用到大型機械設備,作業人員能夠進行鋁模搬運,同時組裝與拆卸的流程較為簡單,進一步促進了施工作業效率的提升,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投入,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益。
“鋁模-爬模和傳統的材料模板比起來,鋁模自身穩定性與承載力相對更強,單位平米鋁模一般能夠承受60kN的重力,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混凝土澆筑產生的作用力,可以更好的滿足建筑施工的穩定性。鋁模技術的引進,這可以說是從‘騎毛驢’到‘坐飛機’,大大解決了生產上各種難題。”生產經理鐘相章介紹到。
在使用過程中項目管理團隊還發現,鋁模不單表現出拆建便捷、材料成本低的優勢,同時還能夠重復循環使用。經過技術部門統計,鋁模板能夠反復使用300次左右,和過去所使用到的模板比起來,極大的降低了模板材料成本,同時也有效減少了作業人員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項目的經濟效益。
提到鋁模帶來的經濟效益,項目部負責人鄧士貴自豪地說:“效率就是效益,鋁模表面較為光滑,選擇鋁模技術進行混凝土澆筑的外層更加細膩,很多時候施工作業人員不需要對混凝土表面實施修正即可開始下一道工序,精簡了施工流程,促進了作業效率的提升。”
“煙花三月何以下揚州!”3月15日,前來觀摩的地方一位領導說到:“當前城市創建壓力空前,建筑工地臟亂差問題突出,給建筑工地‘穿上’綠色防塵外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也給我們的城市增添了一抹綠色,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中交二航局這樣的做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