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首頁>江蘇建設> 正文
南京405幢在冊危房全部完成治理 資金多方分擔
2021-03-09 09:54:38 來源:人民網(wǎng)   作者:董翔 李凱 胡明峰  責任編輯:張響漣

  405幢危房,37萬平方米建筑,涉及居民5000戶,南京全市在冊危房已全部完成治理。

  “不讓困難群眾住在危房里奔小康”,南京創(chuàng)新思維,摸索出歷史文化名城危房治理新模式,重新標注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的起點,有關經驗被杭州、成都、蘇州等兄弟城市學習借鑒。

  治理新政讓老職工告別“蝸居”

  大車從旁邊疾馳而去,老舊居民樓也會跟著“抖一抖”。3月6日,在秦淮區(qū)御河新村小區(qū),79歲的原慶初告訴記者,他在這住了50多年,房子全成了危舊房。

  這批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住房是磚混結構,內墻中空,穩(wěn)定性很差。記者在樓道里看到,常年浸水的墻面形成大塊水漬,部分墻面涂層已脫落。御河新村現(xiàn)有6幢危房,經鑒定屬于C級險房,存在安全隱患。原慶初告訴記者,這里居住環(huán)境越來越差,經常外頭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條件的居民都搬走了。

  去年8月,秦淮區(qū)向御河新村居民征詢房屋翻建意見,同意率達98.4%。僅1個月,6幢樓共206戶都搬了出去。很快,這里的房子會翻建成帶有廚房、衛(wèi)生間的新房。73歲的於水娟從28歲嫁到御河新村,就沒離開過這里。“沒想到臨老了,還有機會住上一回‘新房子’。”她很期待。

  3月5日下午,棲霞區(qū)燕子磯街道化建二村02幢原址的空地前,原來的四層廠居宿舍樓已拆除完畢,平整完的場地上豎著圍擋,施工隊的集裝箱式板房已運抵現(xiàn)場。

  “以為這輩子就只能住破房了,做夢都沒想過這里會翻建新房。”眼看著平地即將起高樓,63歲的老職工江林達指著手機上的老房子照片,向記者回憶起以前的“蝸居”生活。那是中化十四建1970年建設的一幢職工住房,位于化新路幕府山東側小煤窯上,共有24戶住戶。江林達一家三口就住在頂樓狹小的“單室套”里,一間臥室,既作客廳又作餐廳。逢年過節(jié)家里來了客人,坐的地方都沒有,吃飯都坐在床沿上。向陽的走廊是共用的陽臺,各家各戶用來晾曬被子、衣服。

  太平村社區(qū)黨委書記陳斌介紹,這幢樓安全隱患嚴重,2015年被鑒定為C級危房,然而苦于沒有合適政策,居民們只能“困”在危房里,直到盼來南京危房消險“新政”。

  房屋出新以“留”為主

  4幢二層小樓,白墻灰瓦,內部道路由小石塊鋪成,在南京樹德坊,這些石庫門式建筑成為街巷獨特的風景。這里曾是民國將領陳調元舊居,是不可移動文物。

  從樹德坊1號進去,走上新裝的木臺階到二樓,就是李愉生老兩口的屋子。見記者上樓,李愉生打開話匣,掏出手機,翻出舊房子照片。支離破碎的樓梯、逼仄的廚房……看得出這幢樓垂垂老矣。包括這幢樓在內的4幢住宅均為C級危房,需要加固修繕。

  2020年4月5日進場施工,8月完工。李愉生再見到老房子時連連叫好。“挑剔”的他在驗房時,特地用卷尺量了房間兩側寬度,“誤差就2厘米。”而過去一側墻面傾斜5厘米。更讓老人興奮的是,終于擁有了獨廚獨衛(wèi)。

  該項目建設方負責人王詠介紹,這3幢樓的加固以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和原樣式為原則,盡量恢復“石庫門”風格,實現(xiàn)消險、加固和修繕并舉。

  南京市房產局局長蔣冰說,在冊405幢危房情況各異,南京事先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制定“一幢一策”治理方案,以“留”為主,結合“拆”“改”。他表示,“拆”是下下策,這次治理一改過去“一拆了之”“大拆大建”模式,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資金,也豐富了城市形態(tài),留下更多歷史信息。

  在秦淮區(qū)八寶前街72號,一幢富有現(xiàn)代感、紅褐與淡黃相間的小樓格外醒目。這幢建于1954年的危房,經翻建后成為附近一帶的“名樓”。

  這里原是一幢磚木結構老樓,住了44戶居民,最小的房屋面積只有16平方米,最大的也不過50平方米。設計者在調查走訪時,居民反映要有獨廚獨衛(wèi)。要想提高房屋宜居性,就要增加房屋面積。社區(qū)、街道花了很大功夫最終做通3戶居民的工作,三層樓每層遷出一戶,空出約40平方米,每戶增加了2-3平方米面積,原來的筒子樓優(yōu)化成套房,廁所、廚房一應俱全。

  出新資金多方分擔

  3月6日上午,在鼓樓區(qū)新河二村,寒風中,10余名建筑工人正在緊張施工。房主郭志成老人興奮地告訴記者,163號和164號樓的地基已完成基礎墊層的澆筑,165號樓則施工到二層結構部分。今年上半年,這3幢樓翻建完工,下半年就可以住進去了。

  這3幢樓建于上世紀70年代,郭志成在165號樓住了40年,“墻上的水泥不停掉,房頂還漏雨。墻面開裂那都不算事,有的地方房梁和墻體都錯開了,一碰上刮大風,我們不敢在屋里睡。”郭志成對過去的生活記憶猶新。“住上結實的房子”,成為這3幢樓48戶居民的強烈愿望。

  經鑒定,這3幢樓為C級危房。新和園社區(qū)黨委書記王建平介紹,經過4個多月的征求意見,全體居民簽字確認,對這3幢樓進行翻建治理。按南京規(guī)定,C級危房翻建要集資。市、區(qū)、產權人按2:2:6的出資比例分擔,每戶每平方米要交2400元。

  一聽要出錢,住戶不干了。這里是單位“房改房”,當初居民買下時才幾萬塊錢,現(xiàn)在翻建,要掏好幾萬,居民無法接受。有的居民問,改造危房是政府責任,為什么還要我們自己掏錢?居民議事會前后召集了二三十次,好多次區(qū)長到場和居民交流。164號樓有一戶人家每天很晚才會回家。社工一連5個晚上等著他們回家,一次次耐心解釋說明。最后居民們說,“沒想到你們這么有耐心,再讓你們跑,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錢從哪兒來,是危房治理一大難題。《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早已明確,產權人承擔危房治理主要責任,翻建項目產權人可申請?zhí)崛∽》抗e金支付相關費用。南京還從實際出發(fā),要求各區(qū)對真正困難的群體提供救助,政府鼓勵銀行加入,為居民提供危改貸等金融服務,緩解居民資金壓力。

  今年2月11日,正是大年三十,163號樓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對外公示,不少居民從臨時租住的地方趕回來看看。“有了公示方案,大家放心了,這個年過得踏實!”

  告別危房,南京邁出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