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國道南京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正處于立交施工關鍵時期,架梁、橋面施工如火如荼,然而從仙隱北路改擴建工地經過的車輛卻完全沒受影響,從施工的橋下正常通行,這在傳統的施工中是不可想象的。訣竅就在于,這是一座“可裝配式橋梁”。
裝配式橋梁開創交通“導改”新思路
312 國道南京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路線東起南京繞越高速公路棲霞互通,向西沿既有312國道改擴建,沿線途徑南象山風景區、仙林高鐵站交通收儲地塊和棲霞商務區,止于仙隱北路交叉處。路線總長7.345Km,采用高架+隧道的主輔分離快速化改造方案,其中主線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速度80km/h,輔道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50 km/h。全線設置仙境路互通和仙新路樞紐共2處互通式立交、棲霞商務區1處明挖式隧道。
“傳統的公路施工,特別是立交施工,交通分流、限行乃至封路是必不可少的,且施工占道時間很長。”312 國道南京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指揮部工程部長凌偉告訴記者,傳統高架施工,立柱、蓋梁、箱梁都是現場澆筑的,現場要搭建大量的支架、模板,完全沒有通行的空間。所以在施工現場,要么半幅半幅施工,要么干脆申請將路段完全封閉,前者實際延長了施工時間,后者對居民出行則造成更大影響。而由于南京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采用了新工藝,釋放了更多橋上下空間,現在工程已能夠做到要么橋上施工橋下通行,要么橋上橋下同時施工。
空間更省,新技術創造保通“新方案”
工程指揮長張金康介紹,工程所在的寧鎮公路地處南京東側,是與鎮江連接、南京進出城的重要通道,道路南側是仙林城區,周邊住戶較多,交通任務極為繁重,因原有道路無法滿足交通承運能力,根據市政府要求,對該段落進行改擴建建設。而當初選擇裝配式橋梁施工,有四方面優點:一是對周邊噪音污染、揚塵污染有較大改善;二是施工占地面積更少,更節約;三是施工工期縮短,占道時間更少;四是為交通導改預留更多行車空間,導改對策選擇更多,且箱梁架設完成后,橋下車輛即可通行,實現了施工、通行兩不誤。
效率更高,24月工期縮短到15個月
裝配式橋梁墩柱、蓋梁、箱梁等構件均為后場預制施工,運至現場直接進行吊裝拼接,能快速由下部結構轉入上部結構施工。傳統現澆施工需大量支架搭設,占地面積廣,噪音污染大,持續周期長,機械設備進場頻次高。裝配式橋梁較傳統工藝施工工期更短,箱梁架設完成后即可將交通翻交至橋梁下面行走,做到橋梁下社會車輛正常通行,橋梁上部正常施工互不影響,較少施工場地占時。“如果使用傳統工藝,實體施工時間估計至少要24個月,目前采用可裝配式橋梁,15個月就能完成。”張金康說。
據了解,目前本項目主線橋梁箱梁架設已完成71%,仙新路互通橋梁現澆箱梁已完成79%,商務區隧道主體結構已完成64%。計劃5月底完成主線橋梁、互通區橋梁、商務區隧道瀝青攤鋪,6月底主線具備通車條件,7月份交通轉換至主線,全面開展地面輔道施工,至12月底項目全部竣工。(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興 通訊員 孫逸飛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