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首頁>江蘇建設> 正文
創新工作機制 提升基礎設施——無錫全民共建文明城市
2021-03-18 13:17:33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周曉方 朱冬婭  責任編輯:黃靜

  本月初,一位市民路過吳都路路口,見公益廣告牌下地塊綠化荒禿,附近江南大學地鐵站出入口3棵綠化樹缺失,當即向我市文明曝光與點贊臺反映,之后不到3天就解決了問題。他為此點贊道:整改速度與整改質量超乎想象,文明城市創建整改讓我俚老百姓心生歡喜!

  “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人。只要我們針對問題認真整改,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就能獲得最真誠的支持、最實在的認可。”昨天,市文明辦負責人接受采訪時如是說。自去年11月以來,全市上下砥礪奮進,全面補短,從基礎設施提升到不文明行為治理,從“老大難”問題破解到市民文明素質提高,無錫文明城市創建整改穩扎穩打、有序推進。

  以為民惠民利民為導向——伴隨著問題整改的深入開展,全市廣大干群對文明城市創建整改的理解不斷深化:一切為了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無錫奏出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最強音

  直擊痛點,攻克“老大難”

  老舊小區改造迎接“新管家”,提升基礎設施增添市民幸福感

  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環境臟亂差,改!公廁保潔不到位、無障礙設施不全,改!停車泊位少、亂停放導致交通擁堵,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欠缺,影響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也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數。我市針對市民最為關切的痛點堵點,下真功夫破解了一大批“老大難”問題,給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梁溪區北大街街道五河一村建于上世紀90年代,老舊小區的“通病”在這里一一顯現,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困擾,雖經多次整改卻因缺少物業管理而屢屢“問題回潮”。最近,老小區的“新管家”是居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年年初,一家國有物業公司進駐小區,與社區力量一起把小區圍墻、樓棟大門粉刷一新,樓道里的“牛皮癬”小廣告不見了,亂堆放的建筑垃圾清除了,綠化帶的空禿地也補上了。五河一村的居民們都說:我們雖然住在老小區,但現在環境衛生和物業管理上去了,這都是文明城市創建整改帶來的實惠!

  統計數字顯示,我市去年投入8億多元,對13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更新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5萬多戶居民直接受益。市區320個老舊小區完成國有物業進駐和簽約。此外,還新建改建公廁400多個,促成200多家“廁所開放聯盟”單位對外免費開放;全市新增7.7萬余個泊位,規范清理各類無標識、違規停放和無主共享單車13.8萬輛,新增非機動車停車位近萬個。

  農貿市場改造出新、主次干道“精修細補”、公交站臺全面“美顏”……常年積累的頑癥痼疾一一破解,改善了民生、凝聚了民心。

無錫奏出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最強音

  主動探索,創新工作機制

  “巷長制”掛鉤管理背街小巷,“微改造”贏得百姓真誠微笑

  攻堅克難,聚的是全民之力,靠的是源于頂層設計的機制創新。去年11月至今,無錫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的背后,是一項項操作性強的機制日漸完善。

  近日,新吳區旺莊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多了一項新職務——掛鉤擔任轄區背街小巷“巷長”,他們采用“四不兩直”巡查方式,聯合城管、生態環境等部門和社區,對春雷路、紅旗路等背街小巷的沿街小餐飲店開展煤爐整治行動,清理了30多家店鋪的50多個小煤爐,并現場進行大氣污染防治宣傳教育。為了標本兼治解決背街小巷環境“頑疾”,我市探索施行“巷長制”,摸排出2600多條背街小巷,由區、鎮(街道)或社區領導干部任“巷長”,開啟背街小巷垂直、精細化“微管理”時代。

  “巷長制”為背街小巷長效治理開出了創新良方。此外,我市還建立了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干部“掛鉤制”兩張清單,分別應用于全市400多個尚未落實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和100多家農貿市場,以制度性措施為創建整改提供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的長效支撐。

  今年年初,一條政務微信“刷屏”無錫人的朋友圈,我市啟動實施“微幸福”民生工程,線上線下征集民生實事,以做好微小實事換取百姓真誠微笑。錫滬路東亭老街公交站臺安上了遮陽棚、蠡湖大橋橋梯增裝了防滑扶手、無錫職教園客流高峰期加密了公交班次……市民“出題點菜”、政府“接單上菜”的創新模式實現了一項項關乎民生福祉的“微改造”,勾勒出高品質生活美好畫卷的幸福底色。

  文明城市創建整改,問需于民,暖心于民。1月22日,無錫市首屆“民心工程獎”評選結果揭曉,共評選出金獎、銀獎項目各10個。相關人士介紹,“民心工程與民生工程一字之差,我們要傳遞的是必須把群眾的滿意度、認可度放在民生工作首要位置的鮮明導向,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無錫奏出文明城市創建整改最強音

  全民共建,夯實文明根基

  超80萬人次市民志愿參與創建整改,“城市主人翁”匯聚強大合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只有激發全體市民的參與自覺,文明城市創建才會有堅實根基和前進動力。“文明城市創建人人有責、人人有份”“努力讓創建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堅持創建為民惠民利民”……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部署文明城市創建整改工作,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共治的一聲聲號令鏗鏘有力,并在近幾個月的創建整改實踐中不斷內化為城市的自覺、細化為行動的路徑。

  最近,無錫地鐵列車上,戴耳機的乘客越來越多。今年1月起,新版《無錫市軌道交通條例》正式施行,明令禁止電子設備外放聲音、大聲喧嘩、吵鬧等不文明行為。“太好了,地鐵車廂終于可以安靜了!”面對新規,市民紛紛拍手稱快,并用實際行動提升交通出行“文明指數”。市文明辦相關人士表示,市民為地鐵新規叫好,恰恰說明人們內心對文明的渴望。“城市是所有人的家園,而文明是呵護家園最好的養分,當文明蔚然成風,城市家園也將越來越美好。”

  美化城市家園,市民自覺行動起來。近日,小婁巷橫街西塊中心游園改建完工,著實把人“美到了”,每天引來眾多市民駐足。大家不知道的是,游園里的名貴植物,均由附近熱心居民曹師傅捐獻,并親自擺置、移栽、修剪和施肥。在創建整改過程中,像曹師傅這樣具有“城市主人翁”意識的市民不斷涌現,在主動參與中強化城市向善向上的力量,彰顯社會文明高度。

  實實在在的創建整改成效激發市民從自身做起,爭做文明行為踐行者的積極性。4個多月來,無錫市民參加提供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宣傳發動等各類志愿服務超80萬人次,匯聚起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整改的強大合力。

  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時間節點,讓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覺”,無錫文明春潮在這個春花綻放的三月澎湃不息。(記者 周曉方、朱冬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