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常州市將實施五大類55個交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50億元。
一是構建銜接順暢的鐵路客運網。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常州”,重點打通常州與江北、浙北、皖南地區的長三角中軸主通道。我市將建設5條軌道交通:南沿江城際鐵路常州段、常泰鐵路、連鎮鐵路南延、鹽泰錫常宜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同時,完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規劃建設“互聯互通”樞紐站。
二是構建環型放射的高等級公路網。一方面,打造“三環19射”高速公路網,建成溧寧、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常泰、丹金杭、靖澄常宜、寧常4條高速公路。另一方面,打造“四環21射”快速路網體系,實施312國道、232省道、239省道快速化改造以及龍江路北延等工程。
三是構建通江達海的高等級水運體系。加快構建“兩縱兩橫一聯”高等級航道網,全力推進德勝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蕪申線溧陽城區段航道整治工程,建成錫溧漕河前黃樞紐。結合德勝河魏村樞紐擴容改建,拓展常州港口岸線資源。
四是構建功能完善的民航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常州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和機場綜合樞紐前期工作。構建通用機場+臨時起降點通用航空網絡,打造15分鐘通達的通用機場服務體系。
五是構建一體高效的綜合貨運樞紐。加快整合提升鐵路貨場,建設奔牛鐵路貨運物流基地;加快常州港和內河港資源整合與轉型發展,加快通江鐵路支線研究;加快常州機場作為區域性貨運樞紐機場的功能提升,建設常州機場保稅倉庫和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提升綜合港務區發展能級,打造長三角現代化物流中心。
其中,常泰高速公路、312國道橫林至湖塘東快速化工程、花海大道(嘉成路-湟村線)快速化工程、滬蓉高速公路青龍互通至焦溪古鎮連接線、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金壇站綜合交通樞紐、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武進站綜合交通樞紐、蕪申線溧陽城區段航道整治工程7個項目今年集中開工。這7個項目總投資208.0億元,2021年投資49.7億元。(黃潔璐 韓暉 常交宣)
鏈接:
“十四五”部分交通重點項目
常泰鐵路:北接鹽泰錫常宜鐵路泰州南站,南經鹽泰錫常宜鐵路接寧杭高鐵,形成縱向高鐵通道。常泰鐵路有助于形成長三角中軸縱向高鐵通道,支撐蘇中、蘇北融入長江經濟帶、杭州都市圈,推動江蘇中軸崛起。常泰鐵路里程約147公里,其中常州境內里程約58公里。
連鎮鐵路南延(鎮江-溧陽)段:北承連鎮鐵路、滬寧城際,中連揚鎮寧馬鐵路、南沿江城際鐵路,南接寧杭客專,串聯沿海、京滬、京杭等多個鐵路通道。項目路網意義顯著,可大大提升金壇、溧陽的樞紐能級。項目總里程約97.8公里,其中常州境內67公里。
鹽泰錫常宜鐵路:北起鹽城市,中連揚州市、泰州市,跨長江后,經無錫市、常州市,終至宜興。線路北承青鹽、徐宿淮鹽鐵路,中連北沿江、蘇南沿江、滬寧城際,南接寧杭高鐵,形成縱貫魯東南、蘇北、蘇中、蘇南及浙江沿海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線路設計標準350公里/小時,其中靖江至常州段設計標準為250公里/小時。線路全長319公里,其中常州段線路長度20.5公里,設常州南站,在常州境內與常泰鐵路并軌。
蘇錫常城際鐵路:沿途串聯蘇州、無錫、常州城區,向東對接上海都市圈軌道,向西接入奔牛國際機場,是一條串聯蘇錫常都市圈核心區域的軌道交通快線,是促進蘇錫常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常州境內由橫林洛陽附近進入常州,經延政路向西接入常泰鐵路常州站,后分別形成往奔牛機場、金壇城區的都市圈快線。蘇錫常城際鐵路及金壇連接線常州境內總里程90.5公里,設站18座。
丹金杭高速:由丹金高速公路與鎮泰、金宜共同構成丹金杭高速,是我市高速中環的西環線。其中,丹金高速公路擬采用雙向6車道標準,全長42.6公里,常州境內里程約13公里。
靖澄常宜高速公路:北起滬武高速公路,沿常錫邊界向南接入滬宜高速公路,與靖澄高速公路、滬宜高速公路共同構成靖澄常宜高速通道。
寧常高速(西林-導墅)段:連接常州主城區與金壇、丹陽、句容、江寧等地區,擬先期啟動寧常高速常州主城區至丹金高速公路段建設。先導段路線全長22.1公里,其中常州段13.2公里。
德勝河航道整治工程:北起長江,沿途經過常州市魏村、安家和呂墅三個集鎮,南至與蘇南運河交匯口連江橋,包含魏村樞紐在內全長21.4公里,共改建16座橋。擬改造后德勝河航道里程為17.7公里(不含魏村樞紐),設計代表船舶為1000噸級頂推船隊。
常州奔牛國際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計劃擴建航站樓3.1萬平方米、新建貨運庫2萬平方米、綜合停車樓2.3萬平方米、倒班宿舍及員工食堂5500平方米、場務用房和特種車庫2550平方米、業務保障用房2000平方米,新建二次雷達空管工程,同時配套建設通信、導航、供電、消防救援等輔助設施。
蕪申線溧陽溧城西作業區:該作業區碼頭工程位于中關村園區蕪申線三級航道北岸、239省道南側、寧杭高速西側、淦西大橋東面。設計年吞吐量350萬噸,水域擬建設12個1000噸級泊位,港區用地總面積23.09萬平方米,建設集裝箱堆場、件雜貨堆場、散貨堆場以及相應的生活、生產配套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