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11點半,隨著最后一個懸澆塊段完成澆筑,京泰大橋順利合龍。
京泰大橋位于泰州市火車站街區(qū)京泰路上,老橋建成于2004年,是火車站街區(qū)標志性建筑之一。改造前的老橋采用四幅橋結構,外側兩幅寬10.5米,內側兩幅寬13米。橋下通航凈空僅為53米×5米,嚴重制約了新改造的通揚線三級航道的通行能力。
作為通揚線航道泰州段整治工程最關鍵節(jié)點項目,京泰大橋改造工程于2020年9月正式啟動。改造后的大橋橋型不變,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全長1.12公里,橋梁主通航孔跨徑加大到80米,實現(xiàn)一跨過河,通航凈空加大到60米×7米,千噸級船舶將暢行無阻。改造完成后,京泰大橋下的通揚線航道將達到三級航道的通行能力,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市高等級航道網(wǎng)布局,促進對接蘇南、溝通蘇中、輻射蘇北的內河集疏運通道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程歷時13個多月,我們可謂施展出了‘十八般武藝’,才保證了京泰大橋按期順利合龍。”項目部副總工肖含宇介紹,工程自開工以來,他們集中一切力量攻克交通導改、老橋拆除、水上施工作業(yè)等一系列建設難題,克服環(huán)境條件、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一步,工程進度將推進到橋面系及剩余小箱梁架設施工,力爭項目在明年省運會前實現(xiàn)全線貫通。”
在工程建設期間,泰州市交通運輸局港航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和建設方創(chuàng)新管理辦法和工程工藝,保證了工程順利有序推進。例如,為時刻提醒工地周邊車輛降低車速以安全通行,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通揚線指揮部采用了“白天語音預警,晚上激光預警”的組合型聲光警報系統(tǒng);項目“不征地、不拆遷”,大大減少了建筑垃圾的產(chǎn)生,同時對工程廢料進行回收利用,打造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環(huán)保樣板工程。
此外,因水下運輸、陸上交通繁忙,老橋在拆除時施工安全要求高、水上交通管制協(xié)調難度大。為減少封航時間,施工方在內河航道整治工程老橋拆除施工中首次采用“靜力切割+吊運”的掛籃逆作法新工藝,僅用時45天就將6439平方米的主橋拆除完畢,施工過程安全高效,具有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