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記者從南通市生態環境部門獲悉,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印發《南通市建立主要污染物總量調蓄工作方案(試行)》,創新建立全市主要污染物總量“調蓄庫”,按照“有限總量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優先為重大項目提供環境總量支持。
記者了解到,“主要污染物”包含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等指標。此次出臺的《方案》明確我市將圍繞目標,主攻兩大方向:一是深入挖潛擴容,二是實施建庫調蓄。
挖潛擴容,就必須向現有項目要總量、向基礎設施擴容要總量。《方案》明確,我市將綜合實施水與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園區限值限量管理等措施,深挖減排潛力,促進“騰籠換鳥”,推進轉型升級。堅持“一企一策”原則,推進紡織印染、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船舶海工、造紙、非金屬制品、化工、電力與熱力供應等重點行業綠色發展,按照個性化綠色發展目標,逐家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目標,推動減排措施落實到位。加強園區限值限量管理,加強工業園區排污總量監測,制定約束性排放總量目標,騰出可用于發展的總量指標。嚴格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對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其他行業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提高清潔生產審核質量。扎實推進治污減排工程,全面推動實施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移動源等各類減排工程,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
有了“家底”,建庫調蓄自然水到渠成。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處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正全面開展重點工程減排量核算,建立全市總量“調蓄庫”,40%由市級儲備,60%由縣級儲備。按月調度各地減排工程進展、總量平衡審核結果,推動富余排污指標及時入庫,可用排污指標實時出庫??h級儲備庫優先用于轄區內重大項目,市級儲備庫主要用于支持優化產業布局,保障市級以上重大項目及“綠島”集中治污處理設施,優先支持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和減排任務提前完成的園區和企業。鼓勵縣區積極培育綠色發展領軍企業,按照“獎優控劣”原則,優化現有排污總量配置,推動環境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記者 彭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