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沭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的臺州路提升改造工程相約通車,路兩側配置了綠韻氧吧、康養宜居等主題功能節點。這是該縣緊緊錨定“花園城市,花木之都”的總體定位,以大地為紙,汗水作墨,舉力建設幸福宜居的“蘇北明星縣城”的新例證。
塑造特質 提升縣城“顏值”
沭陽,地理位置處于“南花北移之地,北木南遷之所”,花木面積占全國的1/20。為讓特色變特質,該縣精心營造“花園城市”的獨特魅力。
突出“花”,注入“多彩”顏值。大力實施“增花、增綠、增彩”工程,打造15條“一路一景”,10萬平方米垂直綠化,常態保持2.5萬平方米草本花,建成區綠地率從37.78%提高至40.86%,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向“月月有花、季季有景”轉變。
突出“園”,鑲嵌花都底蘊。按照“推門見綠、抬頭賞景、移步聞香”標準,先后新建(改擴)南山公園等12個民生園林工程,今年又采用織補、繡花等手法,相繼規劃建設中華路等9個口袋公園,基本構建形成郊野公園、主題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梯次完備的城市花園體系。
水是城市流動的韻律。沭陽雙管齊下,啟動實施“活水自流”工程,沿老沭河、內沭河、外沭河兩岸,建成長30千米、占地35.2萬平方米的集景色觀光、休閑娛樂等功能的健身步道,被評為“2021年江蘇省最美跑步線路”。
壯骨舒筋 優化縣城功能
建設“蘇北最美縣城”,落點于“強筋壯骨,對外打開通道;疏通脈絡,對內保持通暢”上,旨在增強城市的承載能力。
深入實施“納河入城、跨河發展”戰略,合力推進蘇州路跨淮沭新河大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工程,加快形成以迎賓大道、上海路等十縱十橫主干路為骨架,以次干路、眾多加密支路為補充的路網系統。其中,由淮河大道、威海路、松江路組成的快速路工程,全長約31km,成為蘇北縣級城市中首條快速內環,圍合形成“環形+井字”的路網體系,無疑增強了各片區之間的互聯互通。
綠美與共繞城郭,錦繡沭陽似畫屏。昔日僅有數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城”,現已拓展到8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71.78萬人,成為全國建成區面積最大、集中聚集居住人口最多的縣城。(來源:沭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朱麗平、王倬、陳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