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了解到,《市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調整2022年度市區住房保障標準的通知》已于近日印發,新標準結合淮安市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商品住房價格、租賃住房房租消費價格等指標,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不斷擴大保障范圍。
據介紹,本次調整主要涉及四大方面。一是保障范圍再次擴大。將城鎮居民住房保障與人才安居保障充分結合,把各類人才納入保障對象范圍,各類人才可以申請公租房租賃補貼和共有產權房;公租房實物配租保障范圍增加了城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無房家庭中七十歲以上老人和重度殘疾或重大疾病患者兩類情形;新就業人員保障范圍擴大至中專及以上學歷。二是保障標準持續提高。將低收入線標準從1680元調整至1831元,中等偏下收入線從3246元調整至3296元;人才申請共有產權房的,政府出資份額比例從不超過保障標準的40%調整至50%;外來務工人員申請共有產權房的,未婚或已婚家庭未滿3人的按3人保障。三是工作措施不斷細化。文件明確了公租房租賃補貼、公租房實物配租、共有產權房三種保障方式不同保障對象的申請受理部門,同時進一步細化了各級住房保障部門職責;增加實物配租家庭中有困境兒童的、有兩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兩類實物配租租金減免情形;實物配租在保的,可申請轉為租賃補貼保障。四是工作要求更加嚴謹。每年政府補貼助購共有產權房對象數量實行配額制,申請助購資金超過配額的,按申請先后實行輪候;共有產權房超過8年回購的,以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評定的市場價格為準,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可通過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公開選取;公租房實物配租在保家庭復核結果未認定前,按原家庭收入類型收取租金,原低保家庭無法提供有效低保證的,暫按低收入類型收取租金。
此外,本次政策調整相關舉措,充分吸收采納了住房保障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處理意見,將“優化實物配租房源調換”等好的經驗做法予以明確推廣實施,增強了政策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融媒體記者 王舒 通訊員 萬海濤 余劍波 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