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手機就能“走進”房產局,輕松辦理多項業務;“一個全息大腦+7個風險慧眼”,智能監測燃氣、供水、地下管線等城市生命線運行情況;發現積存垃圾、護欄損壞等城市管理問題,拍照上傳后問題就能及時解決……如今,越來越多的城鄉建設數字化應用實踐,正在江蘇各地探索創新。
不久前,江蘇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數字化工作會議,部署推進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發展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轉型,為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明確兩項重中之重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數字化工作起步較早,“十二五”以來,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圍繞重點任務和工作需求,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業務范圍全覆蓋,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作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表示,從行業監管角度來說,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業務面廣量大、管理對象復雜,房屋建筑安全、市政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管理等任務非常艱巨。作為城鎮化先發地區,江蘇房屋建筑建設年代早,大量建筑已進入生命周期的“中老年”,安全隱患日益凸顯;地下管線等基礎設施錯綜復雜、材質老化、使用時間長、安全風險大,與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民生服務密切相關。對此,要將這兩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
在具體推動中,江蘇將如何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發展和轉型,提升安全風險感知和防控能力?據了解,圍繞房屋安全數字化監管,江蘇將充分利用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等工作成果,貫通新建房屋審批數據,積極推動房屋使用情況動態監管,探索房屋安全狀態智慧監測,逐步實現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從依賴人工巡查的“人防”到依托數字技術的“技防”轉變,探索形成覆蓋房屋全生命周期動態監管的“江蘇方案”。針對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將立足全省實際,積極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綜合監管+智慧監測”,提升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精準管理、動態感知能力,實現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轉變。
提高為民服務效能 筑牢網絡“防火墻”
“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數字化工作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費少云說,推進數字化工作,要強化系統思維,從政府職能轉變的角度,推動工作從基于管理向基于服務轉變。要在工作中做好統籌,換位思考市場需要什么、公眾需要什么、服務對象需要什么,有的放矢,不斷提升百姓和企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在利用網絡便利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必須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網絡安全與信息系統。
多方面持續發力 數字“智治”惠城鄉
“數字化具有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的技術優勢,可以實現動態實時監管,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支撐多部門工作協同,實現聯合聯動監管,提升監管效能。”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信辦主任金文說。
目前,全省各地正積極開展數字化應用,涌現出了不少成功案例。南京市搭建建設工程BIM智能審查管理系統,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BIM電子化報建和施工圖智能化審查;泰州市基于BIM技術建設“泰安家”交房系統,有效改進了百姓在房屋交易中的信息獲取方式;南通市建設智慧燃氣安全監管平臺,實現了燃氣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監管;無錫市智慧城管、常州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運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
下一步,江蘇將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數字化工作推進力度,主要包括提升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管理效能,在工程建設數字化監管、政務服務、農村住房條件改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以數字化轉型撬動城鄉建設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解決行業難題和發展瓶頸,提升城鄉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智慧監管,提高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本質安全水平。此外,江蘇還將加快推進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制定支持鼓勵政策措施、開展試點示范、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