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2國際城鎮綠色創新發展大會上,江蘇省公眾喜愛的高品質綠色空間實踐項目名單(第一批)正式公布。記者昨日從江蘇省住建廳了解到,在70個上榜項目中,南京有滁河左岸果老灘城市公園、鼓樓小桃園濱水綠道等7個項目入選。
去年,我省與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公園協會共同發布了“增強城市園林綠化的多元功能營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新發展階段城市園林綠化江蘇倡議(2021)”。為進一步增進倡議共識,推動城市園林綠化更好服務百姓高品質生活,省住建廳面向全省行政主管部門共征集363項綠色空間實踐項目。經過各市推薦、專業評選、社會投票等環節,最終70個項目入圍,包含城市公園、綠道、林蔭路、口袋公園、濱水生態空間、其他綠色空間等6種類型。
南京此次入選項目共7個,具體為:城市公園類,六合區滁河左岸果老灘城市公園和高淳區瀨渚公園;口袋公園類,火瓦巷紅色街區;綠道類,小桃園濱水綠道;濱水生態空間類,幕燕濱江風貌區、江心洲濱江風光帶;其他綠色空間類,江寧百家湖硅巷景觀改造工程。
六合區果老灘城市公園以滁河、靈巖山、芳草洞等景觀為自然基底,融入張果老等民間傳說文化元素,打造出雄州中心區“望山見水”的城市客廳;高淳區瀨渚洲公園位于高淳區城東南側,由12年前的城郊濕地公園改變為城市公園,定位為高淳新城最具生態活力的市民休閑公園;火瓦巷紅色街區位于火瓦巷和馬府西街交界路口,將一處2000平方米的綠地改造為口袋公園,并把紅色文化與綠色空間融合,去年入列南京首批“梧桐語”小型城市客廳。
江蘇省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陳薇表示,本次高品質綠色開放空間實踐項目中不僅有環境優美的城市公園、古典園林以及綠道林蔭路,更有充滿趣味的口袋公園等小微空間,體現了江蘇園林綠化的豐富多彩。同時,社會投票的熱烈也反映了百姓對身邊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熱愛。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