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按照“全域一體”的發展定位,緊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核心任務,聚焦農村環衛作業模式改革、農村垃圾收運體系建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長效管護機制完善四項工作要點,著力破解城鄉環境差別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條以便捷化服務為基礎、科技化服務為支撐、專業化服務為保障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新路子,打造農村垃圾治理“介休精品”。
革故鼎新
建立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
2018年年初,介休市召開“美麗鄉村專業化工作推進會”,確定由環衛部門統一管理,并直接接管136個重點村的清掃保潔、垃圾收運服務。作業模式由“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改革為“統一收集、統一轉運、統一處置”,管理主體由三個變為一個,真正建立起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實現了“一家管”、全覆蓋。
實行專業化改革后,在環境衛生管理、資金使用、隊伍建設上實現了“三直接、三統一”(人員直接管理、工資直接發放、設備直接調度,統一保潔服務、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管理模式),專業環衛隊伍發揮了最大效能。各村日常保潔作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大幅提高,作業隊伍高效、專業,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善。
作業主體的統一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環衛作業的統一管理、力量資源的統一調度,極大地推進了城鄉環衛一體化進程。管理主體的統一有利于城鄉垃圾治理、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等政策的統籌推進。
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上精準發力,徹底根治了垃圾圍村。介休市于2017年出臺了《介休市非正規垃圾排查治理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級治理、治堵結合”的辦法,統籌屬地鄉鎮和職能部門開展聯勤聯動,采取部門聯動、屬地管理、政府督辦、司法介入等多種手段規范推進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
2017年,全市共排查非正規垃圾堆放點214處,共6143.5萬平方米。2019年起,介休市建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回頭看”督查常態化監管機制。同時,依托屬地鄉鎮、行業部門的雙重監管,杜絕已整治堆放點反彈,防止新的垃圾堆放點形成。
介休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利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空余地面。據了解,利用整治空間新改造游園廣場27個、改造籃球場等小型活動中心3處、平整場地11.32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7.1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堆放點整治。
先行先試
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打造“大分流、細分類、精回收”分類體系。介休市根據垃圾產生、收運、再回收利用的不同階段,立足實際,建立了一個全閉環的分類體系。針對垃圾的來源,開展大分流分類。對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建筑垃圾從源頭開始抓分類,全部納入不落地收運體系,確保源頭實現垃圾減量。按照《山西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實施方案》要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細分類工作。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渣土垃圾、其他垃圾,并對口納入專業環保處置體系。開展精細回收工作,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可回收垃圾再次細化為紙類、塑料、金屬、玻璃四個類別,確保快速實現資源化利用。
著眼綠水青山,全面推行垃圾終端處置可持續發展道路。瞄準可回收垃圾的資源化問題,全力推行兩網融合,統籌城市環衛(垃圾分類)系統與再生資源系統兩個網絡渠道,與廢棄物回收企業建立規范、高效的融合機制,示范建立標準化再生資源回收點。重視有害垃圾的處置問題,一方面,加強整治與監管;另一方面,與專業公司合作,嚴格按照環保要求,實現有害垃圾的無害化處置。
立足垃圾分類區域化治理實際,因地制宜探索收運治理模式,科學合理推動收運處置全覆蓋。引入“互聯網+”智慧平臺、智能化垃圾分類兌換設備,通過微信小程序積分累計和激勵兌換禮品等方式,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實現典型示范帶動垃圾分類精細化治理全覆蓋。
城鄉同軌采取“一體式分類上門收集+專業化轉運處置”模式進行統一管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由市政府免費配發垃圾分類收集桶,由農戶自主完成垃圾分類投放。自主改裝的一體式分類收集車、電動三輪車定時上門、方便快捷,可實現單車單次同時收集農戶多類垃圾,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助力。截至目前,共自主改裝一體式分類收集車31輛、配置電動三輪車124臺。109個村搭建垃圾分類收集點,由村內保潔員上門分類收集垃圾,實現“人收點存站轉運”。
此外,介休市規范餐廚垃圾、醫療垃圾等特殊垃圾收運體系,設置專用的收集設施,實現垃圾分類全類別、全過程的科學管控。
聯動推進
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
完善投入保障機制。2018年,介休市制定《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意見(試行)》,對全市農村環境衛生專項經費進行明確規定,進一步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經費的統籌能力。
依托民生訴求處置平臺、城鄉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管理考評平臺兩大系統,參照鄉村清潔工程考核評分細則,將農村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質量納入量化考核、細化評分管理范圍。
為實現問題通報、限期整改、結果反饋、評價運用等制度的日常化、常態化,介休市建立一周一通報、一周一轉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調度、一年一考核、一年一獎懲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和長效監管體系,落實責任、傳導壓力、激發動力。
堅持創新為基、務實為本、精準為要,持續推動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整治。按照7個鄉鎮轉運、2個鄉鎮直運、1個鄉鎮就地無害化處理的模式,實現了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全覆蓋。
截至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已基本實現規范化處置。其中,灰渣土、碎磚舊瓦等惰性垃圾就近納入渣土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可回收垃圾納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交由再生資源回收點進行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單獨收集后,轉運至太原市固體廢棄物處置中心進行無害化終端處置。餐廚垃圾等易腐垃圾納入其他垃圾,統一并入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終端處置體系。
在農村垃圾清運方面,介休市共配備環衛作業機270臺、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機249臺,全力承擔農村生活垃圾收集作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