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古稱海陵,位于長江尾閭、淮河下游、大海之濱,為江、淮、海“三水”交匯之處。千年的泰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為了讓更多的市民百姓享受這天然的歷史饋贈,近年來,泰州市大力推進濱水綠道建設,通過打造沿江綠道、沿河綠道、沿湖綠道,讓水城子民近水更親水、依水更樂水。
濱江綠道,盡享生態之美。近年來,泰州市結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行動計劃,按照“企業退、碼頭移、綠化進、生態保”的原則,全面推進長江沿岸生態修復,積極打造沿江生態長廊。高港以“春江濕地景觀”為特色,邊治邊建,串點連線,對江灘濕地進行一帶三節點式的改擴建,積極打造長江沿岸的生態風景線;泰興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北起洋思港,南近六圩港,全長12公里,總綠化面積約280萬平方米,該項目著重展現“一帶三區多點”的大江風貌,致力打造成為江蘇省內長江大保護的樣板、水體治理的標桿;靖江音樂花海廣場位于玫瑰園南側、江陰大橋東側,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這座由廢棄堆場改建而來的開放式音樂花海,每天游人如織,游客們倘徉在花徑里,目之所及滿是繁花勝景,鼻間盈滿著馥郁花香,成為長江靖江段最美的岸線之一。
濱河綠道,盡享人文之美。圍繞“環起來、連起來、綠起來、游起來”的目標,近年來,泰州市通過游行步道貫通、親水透綠改造、人文元素嵌入、功能景觀提升等,歷時四年全面暢通內環-鳳城河、外環-南鳳城河(周山河、鳳凰河、南官河)的城市水系,使內外水系成為串聯新老城區的“珍珠項鏈”和“生態走廊”,中心城區呈現更加大氣、更為秀氣、更有靈氣的“雙水繞城”景觀格局。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河遺存,兩岸點綴著望海樓、桃園、梅園、老街、三水灣等40多個文化景點。為了提升鳳城河的親水性和通達性,真正將兩岸人文景點串聯起來,去年,泰州市組織實施鳳城河內環游步道工程,在既有內環沿河步道基礎上新建游步道,實現內環沿河步道貫通,步道全線長度約8公里。其中,新建樁基游步道1840平方米,新建浮橋棧道約3590平方米,新建濱水綠地約11555平方米,綜合考慮公共衛生、休憩設施、無障礙設施和夜景照明燈配套服務功能,構建安全、舒適、便利的城河內環步道游賞體驗。周山河通過兩岸大型濱河帶狀生態“綠肺”建設,營造水清、綠透、文昌、城秀的周山河新城特色風貌,由西向東共分為城市休閑區、兒童及運動區、城市陽臺區、老人及婚慶區、龍舟競渡區,建有生態氧吧、月牙灣、云楓曉霽、曲園漫步等景點,這里綠樹成蔭、風景如畫,已然成為泰州市民的“網紅打卡地”。鳳凰河東側區域,緊靠省泰中附中和鳳凰小學,這里原先是一片苗圃,如今是一個以“書香攬勝”為主題打造的景區,造園緊扣文化元素,設置了節氣小廣場等配套設施,充分彰顯人文特色。南官河深挖歷史文化內涵,由北向南打造“南官古韻”“城市記憶”“健康水岸”,分別展示運河文化、名人文化和康體文化,通過建設城市慢行步道、提升沿河綠化景觀,為市民增添了一處步行感受城市文化的好去處。據統計,雙水繞城項目貫通濱水綠道35公里,新增公園綠地185公頃。
濱湖綠道,盡享健康之美。泰州市天祿湖公園位于泰州醫藥高新區中央核心區,以“運動健康”為主題,沿湖設置了長4公里的環湖綠道及塑膠跑道,運動健身的同時可欣賞湖區海棠花溪、觀湖坡地、生態水岸林地、荻花原野等不同的景觀風貌。此外沿線還設有戶外運動廣場、兒童運動樂園等多種類型的運動健身場地及運動配套設施。該項目被江蘇省體育總會評為“2020全省最美跑步線路”。泰州市天德湖公園于2009年建成,原是第六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水韻綠城 印象蘇中”的主題公園,現已成為泰州市區最受歡迎的綜合性公園。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百姓的運動健身需求,今年將對公園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在綠化品質提升的基礎上,計劃在園內沿既有園路增加內、外兩圈環形柔性健康步道,外圈是沿主園路內側的長3000米、寬3米的步道,內圈是園區西部景區的二級園路改造的步道,長950米、寬3米,同時沿步道安裝配置智能化健身系統。改造后的公園將為廣大市民百姓運動健身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