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會宮鎮城山村村民王良友哼著小曲兒,在重建后的新房里打掃布置。危房改造政策深入民心,王良友早已喜上眉頭。“住進新房子,過上甜日子!”他對新生活充滿期待。
在銅陵市郊區水圩村瓜蔞種植示范園,農民們忙著采摘、搬運、加工晾曬瓜蔞。產量有保障、銷路不用愁,瓜蔞種植正成為村里增收致富的“新寵”。
“十三五”期間,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始終堅持“四個不摘”原則,立足高位推動不停步,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幫扶更有力、措施更精準,脫貧攻堅工作蹚出了一條新路徑,交出了一份脫貧與發展互促共進的亮眼答卷。
從“有得住”到“住得好”
危房改造助圓貧困群體“安居夢”
走進銅陵市樅陽縣湯溝鎮彭山村,一座座房屋舊貌換新顏,紅瓦灰墻、寬敞明亮,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底色。危房變成“溫暖房”,群眾住出“幸福感”。村民錢臘生自豪地說:“危房改造讓我們徹底告別了‘屋里下雨’的歷史,圓了新房夢,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十三五”以來,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持續以“四個精準”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切實將行業扶貧責任履職到位,著力保障困難群眾住房安全。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4314戶,占省目標任務的175.97%,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8765戶,累計發放補助資金20720.3萬元。其中,樅陽縣完成改造11143戶,發放補助資金18103.2萬元;郊區完成改造1811戶,發放補助資金1535.1萬元。2019年,銅陵市農村危房改造年度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樅陽縣還被評為當年省級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進展較快、成效明顯的縣。
從“要我富”到“我要富”
“造血式扶貧”托起“穩穩的幸福”
去年受汛情影響,銅陵市郊區麒鳳村經果林項目受到較大影響。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時與包保村對接,對經果林補植補種,同時新發展肉兔養殖項目,帶動貧困戶務工360余人次,務工收入4萬余元,增加村集體收入2.6萬元,包保村致富產業得到進一步壯大。
有產才能富民,有業才能興家。“十三五”期間,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因地制宜,發揮產業的基礎支撐作用,深入推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快速融合,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水平,全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該局將培育扶貧產業作為脫貧富民的根本之策,以帶動村集體經濟長期發展為目標,令產業項目落地生根,集體經濟持續向好。以產業扶貧為重點,因地制宜培育了瓜蔞種植、鱸魚養殖、稻蛙養殖等多個產業項目,探索出“村合作社+種養大戶+貧困戶”等多種運行模式,有效地帶動了貧困戶及村民就業,為村集體增收拓寬渠道。
此外,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就業技能培訓。“十三五”以來,當地累計完成貧困群眾技能培訓近900人次,有力地提升了貧困戶自身的“造血”能力。該局還主動幫助有技能專長的貧困戶拓寬就業渠道,聯系行業企業提供用工崗位,有效地改變了貧困村的就業狀況。
從“個性化”到“立體式”
精準幫扶盛開鄉村“幸?;?rdquo;
從產業發展到扶貧扶智、從全面幫扶到精準結對,“十三五”以來,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緊緊扭住責任落實“牛鼻子”、落細目標“攻堅點”,結對幫扶助脫貧,圍繞職能“全面幫”,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五年來,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累計投入和爭取幫扶資金1412萬元,經第三方驗收,累計順利脫貧968戶、2656人,既定脫貧任務全部完成。
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力夯實黨建機制,2016年以來共召開聯合黨委會議18次,同時積極邀請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嚴格選人用人制度,“十三五”以來,累計選派駐村幫扶干部18人次,“全脫產”式專職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當扶貧“扛旗人”,做村民“貼心人”。
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充分發揮行業和職能優勢,在村部建設、溝渠清淤、環境衛生整治、綠化提升等方面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包保村基礎設施水平大幅改善,生產生活更加便捷。2016年以來,該局協助各包保村,開展河岸除險加固以及農溝清淤、穿堤大閘重建、圩田道路整修、泵站供電設備改造等一系列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農田水利設施;新建和拓寬“村村通”道路9.6公里,實施村莊亮化工程,安裝路燈189桿,村內道路環境得到了有效提升。與此同時,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幫助包保村積極打造特色旅游名村,使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