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跟不上,快遞物流不暢通,城里人習以為常的網購對于村民而言還是件麻煩事。近年來,江蘇積極配套農村公路,優化物流場站布局,暢通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讓日用工業品買得到、送到村;優質農產賣得出、能獲利。
關注公眾號,綁定個人信息,一鍵開箱,就能直接取走快遞包裹。從去年11月底開始,南京市江寧區131個社區都布設了方便快捷的智能快遞柜,基本覆蓋了全區主要的涉農社區。如果家中老人不會操作,子女還能遠程在線開箱,一個手機就能完成日常快遞的收件寄件操作。
有當地村民說:“我們以前到鎮上去取快遞,單趟都要20分鐘,現在到農村比較方便,以后有農特產,我們都可以在網上賣。”
以往,由于農村快遞量少路遠,出于成本考慮,快遞企業往往只愿意把網點布設到街道或者鄉鎮。南京市江寧區交通部門積極探索整合街道內的各大快遞資源,共同成立配送中心,共享快遞人員,構建起區、街道、社區三級農村物流網絡,提高了農村物流覆蓋率和服務質量,還降低了成本。
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快遞共配中心負責人金禮文說:“服務上面做得更好了,但是我們的費用上面我們還節約了20%到30%收件量提高了百分之十幾。”
據了解,“十三五”特別是2019年以來,江蘇持續改善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探索“農村物流+電子商務”“+商貿”“+特色農業”等多種經營融合發展模式,到2020年底,已初步建立起“縣、鄉、村”農村物流三級網絡體系,農村物流運營組織效率有效提升,城鄉物流一體化加速發展的基礎初步形成。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運管局副局長李云飛說:“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城鄉物流服務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具體要在農村物流專項規劃的編制,三級物流站點優化,服務品牌的創建,示范達標的推進,包括冷鏈物流的補短,電商的融合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在物流的便捷程度,通達的深度,產業的規模等方面力爭走在全國全列。”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陳曉風 郭奉銘 龔俊杰 張正 黃嫻 耿潤方 供片臺/新沂臺 編輯/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