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吳區緹香路停車場、行創四路停車場完成前期各項遷改工作。目前,總承包單位正有序進場,等待施工。記者昨從新吳區住建局了解到,這兩座停車場建設是新吳區城市停車場項目代表,按照項目規劃,新吳區今明兩年將新增9座停車場。有7座預計今年內完工,內置停車位共計3000多個,其中2座為全自動機械停車樓,這也是全市首批全自動機械停車樓。
新吳區城市停車場項目共包含三期,一、二期計劃建成停車場共9座,內置停車位共計4000多個,三期方案正在研究討論中。其中,一期項目包含4座停車場,分別為:學志路停車場、前衛路停車場、天山路停車場、靈江路停車場;二期項目包含5座停車場,分別為:緹香路停車場、行創四路停車場、江華路停車場、清晏路停車場、鑫明路停車場。
上述兩期停車場項目,分別分布在長江路、行創四路沿線,是根據新吳區目前存在的停車難題而規劃建設的——長江路是新吳區最為繁華的主干道之一,周邊居民區、商業區較為集中,但現有停車位數量與群眾實際需求量存在較大缺口;行創四路沿線學校較多,每天上下學時段,家長接送學生車輛停放難,且容易與其他社會車輛交織產生擁堵,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
為此,本次項目的一期4座停車場和二期的緹香路、清晏路停車場分布在長江路沿線及周邊,現均已開工建設;行創四路停車場、江華路停車場、鑫明路停車場分布在行創四路沿線,共設置停車位1700多個,目前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中。預計今年年內,一期4座停車場和二期的緹香路、清晏路、江華路停車場全部完工,屆時,新吳區將新增停車位共計3000多個。
新吳區城市停車場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解決停車難與土地緊張的雙重矛盾,此次停車場項目主要是結合公園建設、學校改擴建等項目,充分利用了地下、空中空間而布局規劃的,其中大多數的停車場都暗藏“高科技”。
如,天山路停車場、緹香路停車場均為全自動機械停車樓,均設有5層,采用地面存取車、全自動平面移動式機械操作,車主可以刷卡停、取車,兩座停車樓均實行無人化智能管理,是全市首批全自動智能停車樓。
清晏路停車場為辦公和停車相結合的復合型停車樓,其所處建筑一樓為招投標中心,樓上及周邊有大量行政辦公人員。該停車樓共有6層,通過設置不同出入口,將每層停車空間均與辦公空間隔開,既充分利用了閑置空間,做到辦公、停車互不打擾,同時有效解決了前來辦公、辦事人員“停車難”的問題。(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