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26日從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獲悉,2021年南京將啟動公園城市建設,按照環山、順水、沿城、連景的設計理念,繼續推進50公里綠道和18個游園綠地(含口袋公園)建設,讓市民推窗見綠,移步進園。這也是南京繼2020年建成215公里綠道、綠道總長度達1377公里,同時建成16個口袋公園后的進一步擴容。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綠化園林部門還將有哪些具體舉措?未來五年又將呈現怎樣的城市模樣?南京市綠化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周雯給予了詳細解讀。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周雯。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供圖
開局之年:
啟動公園城市建設,繼續擴建綠道游園
近年來,南京全力打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民更幸福”的“綠色都市”,綠化園林部門緊緊圍繞綠色惠民屬性,既在綠量增加上下功夫,更在品質提升上做文章,使南京“山水相依、城林相映、濃蔭蔽日、風格渾厚”的城市園林綠化特色進一步彰顯。2016年以來,南京累計完成綠化造林11.5萬畝,累計修復沿江濕地7600余畝。2020年,積極推進為民辦實事,新建綠道215公里,綠道總長度達1377公里;新建口袋公園16個,建成省級綠美村莊50個,沿江造林綠化4400多畝,長江沿岸綠色界面貫通率由2018年的70%多提升到85%以上;林木覆蓋率31.61%、自然濕地保護率68.6%兩項高質量發展指標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獲國家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綠博會南京展園獲全國金獎。南京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將啟動公園城市建設,按照環山、順水、沿城、連景的設計理念,繼續推進50公里綠道和18個游園綠地(含口袋公園)建設,讓市民推窗見綠,移步進園;發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環境提升,為建黨100周年營造良好氛圍;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強自然保護地規劃管控,嚴格保護綠色本底。繼續實施沿江綠化造林、濕地修復和江豚保護等,打造城市宜居環境,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卓爾不群”的美麗印象。
南京明外郭百里風光帶新堯新城段口袋公園。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供圖
未來五年:
基本建成“山清水秀、花繁四季”的“公園城市”
“十四五”期間,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將以《南京市園林和林業“十四五”規劃》為龍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
在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濕地資源修護保護、完善綠道體系實現綠道滿城等十項主要任務的同時,重點通過實施公園城市建設,優化全市生態空間格局,錨固“一帶、兩片、兩環、六楔”的綠地系統結構,促進各類公園綠地建設穩步推進。
推進“綠帶”環城。我們將完成《南京市綠道詳細規劃(2020-2035年)》編制,繼續推進有景致、有底蘊、有溫度、有趣味的金陵綠道建設,完成300公里建設任務,以道連郊、以道串園,讓市民漫步綠道,滿眼都是美景。
推進“綠珠”遍城。計劃建設100處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我們在口袋公園建設時,將充分考慮市民的需求,在打造優美景觀環境的同時,在口袋公園內植入健身、文化、智慧互動等各種應用場景,“300米見綠、500米入園”、“轉角遇見美”將不再是夢想。
推動“綠園”美城。我們將推進主題突出、功能完善的郊野公園、綜合公園、口袋公園建設,在“公園中建城市”,在“城市中有公園”。進一步提升全市綠化美化的品質,實現城市可閱讀,美麗可感知。
到2025年,南京建成區綠地率將達40.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8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3.5%;林木覆蓋率保持并穩定在31%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69%,濕地保有量達9.72萬公頃,基本建成“山清水秀、花繁四季”的“公園城市”。(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