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首頁>江蘇建設> 正文
代表委員暢談加強生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轉型步伐,提升發展“含綠量”
2021-03-08 10:58: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付奇  責任編輯:張響漣

  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時,專門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如何落實新發展理念,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投資結構、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轉變,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鞏固戰果,

  以更高標準助推更好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十三五”期間,江蘇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經濟發展“含綠量”不斷提升。立足新起點,堅持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不僅要守好“戰果”,還要以更加嚴格更為全面深入的規劃、機制,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希望國家支持江蘇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暨美麗中國建設先行示范區。”全國政協委員、蘇州科技大學城市發展智庫(高級研究院)副院長宋青建議,在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4個試驗區基礎上,啟動新一輪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創建工作,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加大試驗區建設力度,探索基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從這個角度看,江蘇完全具備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基礎條件,也有能力建成生態良好、生活宜居、社會文明、綠色發展、文化繁榮的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標桿省份。

  “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國提出節水優先戰略,這迫切需要通過立法強化節水觀念,健全節水管理體制。”全國人大代表、省水利廳廳長陳杰建議,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節水標準、建立指標體系、編制用水定額、用水監督管理等。創新節水激勵機制,加大對違反節水規定的處罰力度,把節約用水的理念、措施、責任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社會各領域,推動形成有利于節水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全國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建議,研究制定低碳產業專項發展規劃,重點就風電、光伏、核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產業,以及大型儲能、碳捕集、碳封存等技術裝備研發,進一步明確發展重點,傳遞清晰信號,引導市場預期。此外,全面推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治理水平高的企業,在應急管控期間,免于執行停限產規定,以差異化管控激勵先進。

  優化結構,

  推動能源生產清潔化

  我省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偏重、偏煤的特點較為明顯,能源對外依存度非常大,優化能源結構的需求更為迫切。這樣的背景下,建設能源互聯網,成為加快推動能源電力生產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由之路。

  “當前亟需加快能源互聯網建設,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全國范圍高效配置,解決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書長張葉飛說,利用能源互聯網協同規劃、協同調度、協同管理的優勢,可以增強可再生能源與其他能源之間的協同,有效改善能源結構,構建多元發展的能源體系,有效推動我國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

  助推能源轉型,既要落實新發展理念,也要加強各類政策服務保障。“無論是新能源轉型還是碳排放權交易,都離不開金融支撐。”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建議,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比如,以碳中和為約束,修訂綠色金融界定標準,包括綠色項目的界定、綠色債券的評估認證標準等,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如支持綠色低碳項目的再貸款項目等。還可以采取市場化方式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向相關碳減排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提升“含綠量”,

  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這就需要在綠色低碳理念的引導下,各類市場主體各司其職,不斷進行綠色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昆岳互聯環境技術(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表示,隨著國家環保政策逐步加碼,工業煙氣排放標準不斷收緊,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在環保設備上的投入,環保產業市場也是如火如荼。作為一家進行綠色生產技術創新的企業,要率先搶抓綠色轉型機遇,加緊推進自身水泥與焦化環保技術升級,建成更多建材行業示范工程項目。

  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74家、綠色園區1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4家,認定首批省級綠色工廠97家,新型墻材、散裝水泥等綠色建材產品全面應用。

  “‘十四五’期間,江蘇制造業要在推進產業綠色安全發展上走在前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制造,切實提高江蘇制造的‘含綠量’。”全國人大代表、省工信廳廳長謝志成表示,這就需要多措并舉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工業體系。今年,我省將加強能耗強度目標檢測預警和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開展重點耗能行業能效對標達標、重點耗能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加強節能監察執法;推行綠色設計、綠色生產,培育綠色工廠150家、綠色園區2家,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制造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