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5486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微風行動”
“微改造”讓收集點更方便更暖心
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半年多,各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使用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問題,比如一些收集點沒有安裝洗手池,或者異味大、缺少雨棚等。為進一步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獲得感,南京在6月初正式啟動垃圾分類“微風行動”,即“微改造、微宣傳、微獎勵”。記者昨天探訪部分小區發現,通過“微改造”,不少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點設施條件變好了,市民感覺更暖心了。
鎖金村80號小區的一處垃圾收集亭房目前完成微改造。記者看到,收集點旁增加了洗手池;垃圾箱體內安裝了除臭設施,可以向箱體內噴射除臭氣霧;為減少夏天垃圾分類亭內的蚊蟲,還在內部裝上了滅蠅燈。此外,在收集點旁還增建了備桶區,可以臨時儲存垃圾,解決了垃圾滿溢等問題。另一個貼心改造是為垃圾分類指導員、志愿者增設了雨棚,棚子是塑料材質,面積不大,刮風下雨時指導員可以在里面避雨歇腳。“這個改造對我們意義很大,之前下雨下雪沒地方避,現在好了。”小區指導員劉淑琴覺得這個改造很實用。南林一村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點在改造中還加裝了伸縮雨棚,方便居民在雨天投放垃圾。鎖三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安裝了腳踏板,方便老人上下臺階。
玄武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張思飛介紹,“微風行動”啟動以來,各街道積極梳理各小區垃圾分類痛點難點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排定各小區改造計劃表。據初步統計,全區在“微風行動”中,已有397個小區計劃開展“微改造”,加裝墊腳臺9個、洗手桶327個、破袋器645個、遮雨棚124個、照明設備43個、除臭系統10個;393個小區計劃開展“微宣傳”;186個小區計劃開展“微獎勵”。截至目前,全區已加裝墊腳臺9個、洗手桶23個、破袋器202個、遮雨棚57個、照明設備20個、除臭系統2個。
據介紹,去年以來南京建起很多垃圾分類收集點,針對使用中發現的一些不便,不少小區都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如:針對投口高,加裝墊腳臺子;針對垃圾袋不好破袋,加裝破袋器等。除了“微改造”還有“微宣傳”,主要是今年繼續推行再次上門宣傳指導,通過培訓會發放一些臺歷等創意垃圾分類指南來促進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微獎勵”則是指可回收物的積分獎勵,同時鼓勵居民參與曬垃圾分類自拍等形式,給予適當獎勵,提高居民參與積極性。
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二級主任科員何輝介紹,全市5486個小區都在開展“微風行動”,6月17日之前各區將列出小區需要微改造項目的清單,8月11日之前完成改造,通過對垃圾收集點進一步精細化改造,增強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