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市不斷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城鎮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困難群體享受到平等居住權力。
目前,淮安市的住房保障形式主要有公共租賃住房貨幣補貼、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及共有產權住房。公共租賃住房貨幣補貼是指向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象發放貨幣補貼,由保障對象自行承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是指向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象提供住房,并按照保障標準定期收取租金;共有產權住房是指符合條件的共有產權住房保障對象在購房時,按保障對象與政府出資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房屋產權比例為政府不高于40%、保障對象不低于60%(棚戶區改造家庭對象不低于50%,政府不高于50%),保障對象可在8年內原價“贖回”政府產權。
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標準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4平方米,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每平方米分別補貼18元、城市低收入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補貼15元,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人員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補貼12元。補貼額度按照保障人數、住房保障面積標準與家庭現有住房建筑面積的差額和每平方米租賃補貼標準來確定;公租房實物配租保障標準為:每戶保障1套成套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申請保障標準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4平方米,保障住房建筑面積不超過96平方米。
市住房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就業人員申請貨幣補貼的,按共同申請人數量予以保障,保障住房建筑面積不超過96平方米,保障至畢業滿8年后,停止貨幣補貼。如仍需住房保障,可以市區城市居民身份重新申請。申請共有產權房的,未婚或已婚家庭未滿3人的按3人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申請貨幣補貼的,按共同申請人數量予以保障,保障住房建筑面積不超過96平方米。
另外,部分家庭還可申請實物配租租金減免,具體標準為:持有效低保證的低保家庭可以租金免收;持特困證的特困家庭參照低保家庭執行;持有殘疾證、特困證、低保證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申請減免50%的租金。對符合條件并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租住公租房的,給予適當租金減免,具體減免標準參照低保證減免政策執行;配租家庭中有困境兒童的,參照低保證減免政策執行。(通訊員 熊雄 融媒體記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