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出安全規范的新要求,明確“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體現了底線意識、長遠眼光。經過多年發展,江蘇已經基本建成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一線探訪】
“長護險讓我終于有了喘息的機會”
家住南京市秦淮區瑞金北村的姚春華老人今年89歲,8年前因為腦卒中重度昏迷。姚奶奶病倒后,女兒女婿便時刻陪伴床前,徹底失去了自己的“社交圈”,日常照護幾乎占據了夫妻倆所有的退休生活。去年7月,南京試點長期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制度,姚奶奶成為首批獲益者。專業護理人員為姚奶奶定制了照護服務計劃,每天上門一小時,為老人洗手、擦身、換衣服、按摩……
看著護理人員細心的照料,今年已經67歲的姚奶奶女兒如釋重負,“長護險讓我終于有了喘息機會!”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省南通、蘇州、徐州、南京等地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累計有近32萬失能人員受益。
11月15日,無錫惠山區某軟件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婷婷得知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開通繳費后,隨即用醫保個人賬戶給一家老小投了保。王婷婷的投保熱情來源于母親年初突發的心臟病,共花去醫療費用30多萬元。醫保報銷后,王婷婷想到去年底給母親投過“江蘇醫惠保1號”,就試著在手機上進行報銷登記,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8萬多元的理賠信息。“當初就花了158元,沒想到能報那么多,大大減輕了家里負擔。”
去年12月,江蘇推出首個面向全省、與基本醫保緊密銜接的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江蘇醫惠保1號”,產品突破既往病史、病種、職業類型等,提供基本醫保以外的多重醫療保障。截至10月底,“江蘇醫惠保1號”受益人群已達16.6萬人次,賠付覆蓋各個年齡層,年齡最大為101歲老人,最小為剛出生1個月的嬰兒,有力減輕了群眾醫療費用負擔。11月15日,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開通全面投保通道,短短3天參保人數即突破100萬人。
【專家探究】
“以人民為中心”引領高質量社保體系建設
社會保障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國安邦的重要基石。南京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林閩鋼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安全網越織越牢。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從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發展等五個方面明確了未來幾年完善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總體思路,對促進江蘇社會保障體系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林閩鋼解讀說,“覆蓋全民”是堅持人民至上、民生為重的發展取向,通過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安排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是社會保障體系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前提和基礎;“統籌城鄉”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當前和今后社會保障體系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公平統一”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和發展的原則,是指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強調要以社會保障權益的公平性為出發點,按照統一標準來實現大國社會保障的簡約治理和提升社會保障的治理效能。“值得一提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社會保障體系提出‘安全規范’的新要求,重點在于社會保障基金運營管理;圍繞大國社會保障發展需要,報告進一步提出可持續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目標。”
江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礎好,起步早,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動江蘇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林閩鋼建議,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程中,江蘇重點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城鄉社會救助等方面的保障覆蓋面,持續加大財政投入,織密社會保障網,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在推進“公平統一”“安全規范”的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在推動共同富裕進程中,這五個方面相互連接、層層遞進,共同推進江蘇社會保障體系的高質量發展。”
【權威探問】
加快構建覆蓋全民的高品質社會保障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奮斗目標,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新舉措,為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江蘇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英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深化醫保制度改革,建立起世界上覆蓋人群最廣的醫療保障體系。
在新征程上,醫保部門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扛起職責使命,更加聚焦解決醫療保障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聚焦人民群眾在醫療保障領域關心的重點難點,探索新思路、推出新舉措,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醫療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面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人社部門將自覺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體現到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實踐中,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穩預期,加快構建覆蓋全民的更可靠社會保障體系。”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梅仕城表示,在推動全省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江蘇將聚焦五個方面持續發力:聚焦全覆蓋,織牢社會保障“經緯線”,致力于讓每一位城鄉民眾都能納入符合其自身條件的社會保障制度;聚焦高質量,持續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穩步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不斷提升制度運行的整體效能;聚焦惠民生,加快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立足第一支柱?;镜墓δ芏ㄎ?,推進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發展,持續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加快發展個人養老金,促進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聚焦可持續,筑牢基金安全平穩運行機制,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聚焦精細化,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