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定安縣定城鎮勞動局宿舍小區居民楊來興帶著孫子到小區樓下。孫子和小伙伴一起在小區里騎車玩耍,楊來興便和鄰居們圍坐在石桌旁聊天。“我們小區改造前,這片活動場所被占用種菜或是養雞鴨,污水橫流蚊子多,我哪敢帶小孩子下來玩。現在改造好了,我們每天都會下樓來活動活動,鍛煉身體。”
居民小區是城鎮的基礎單元,不少老舊小區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歷經歲月留痕,出現下雨漏水、環境雜亂、電線亂飛等居住基礎設施老化的“頑疾”,成為不少城市居民的一個“心病”。自2019年以來,海南省對全省城鎮老舊小區進行摸底排查,各市縣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城區更新步伐,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及千頭萬緒,其中居民需求擺在首位。海南省要求每個小區在改造前要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圍繞居住需求和改造資金規模來制定改造清單,改造清單和流程要對外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我們小區改造前最大的問題是樓體墻面老化滲水,我們業主強烈要求重新做墻面防水,還有把窗戶更換掉,不要一下雨就漏水。”瓊海市嘉積鎮供銷社集資樓住宅小區業主雷紅蝶說,老舊小區改造是惠民項目,為方便改造施工,該小區業主出去租房居住了一個月,積極配合政府做好小區改造工作。
一些市縣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因地制宜,因“區”施策,實施連片(單元)城市更新改造,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缺失,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獲得感。
位于定安縣定城鎮人民南路的檢察院小區始建于1986年,整個小區僅有3棟44戶。針對人民南路老舊小區面積小、數量多特點,定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包括檢察院小區在內的9個老舊小區連片打包為一個改造項目,共同推進屋頂防水、更換給水管、改造排水管道、硬化小區道路等改造內容。“改造后環境美觀了,道路、排污、防水等基礎設施全都弄好了,大家都很滿意。”檢察院小區居民許育港說。
老舊小區不僅要完善“硬設施”,還要優化“軟服務”。一些市縣借助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引導小區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議事堂等業主自治組織,或是引入物業公司管理,探索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
“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議事堂等自治組織,以聯席會議形式共商小區建設管理事宜,實現小區共建共治共享。”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街道辦事處負責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人員符明星說,難以發動業主廣泛參與成了老舊小區改造的瓶頸之一,海府街道辦事處充分利用小區的物業管理處、業主委員會、議事堂等組織,把業主聚攏在一起,共同推動小區改造和后期管理工作。
一些“三無”(無物業、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后如何維護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成為難題。2021年,五指山市在海南省率先試點成立國有資本物業公司,對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統一打包委托給物業公司,實施專業化物業管理。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海南省將繼續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助力城市更新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開創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
今年海南省計劃改造610個老舊小區,截至10月底已全部開工建設。自2019年以來,海南省已推進206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升級,有21.21萬戶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老舊小區改造逐步成為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貼心工程。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