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為中小型社會投資項目送政策紅利
從拿地到竣工驗收,審批最少只需5天
環評,免辦;設計方案審查,免辦……記者29日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南京市關于優化新建中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將于2021年元旦正式施行,今后中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環節再精簡15個,企業從拿地到工程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最少僅需5個工作日,極大節約企業時間和成本,為優化營商環境再送大禮包。
據了解,南京早在2018年實施“864”改革時,其中的“4”即帶方案出讓用地的社會投資項目及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從取得用地到辦理產權登記,審批時間控制在40個工作日內。為對標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標準,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明年將按新的試行《意見》,極限壓縮該類項目審批時間,將改革再上升一個層次。
記者從市建委審批處了解到,《意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私(民)營、外商和港澳臺企業投資或投資占主導的新建社會投資項目,占地面積不超過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不大于6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過24米,主要包括工業倉儲、工業廠房、辦公用房、商業設施等。6000平方米以下項目實施“告知承諾制”,其中1500平方米以下的工業倉儲項目則實施“信用承諾制”。
實施“告知承諾制”的項目,企業可“容缺”辦理,提交辦理時限承諾書,實現項目盡早開工。這些項目最多可免去“地災”“地震安評”“水保”“節能評估”“施工圖審查”“消防備案”6個事項的審批辦理。“規劃驗線”等4個事項實行告知承諾,開工后在承諾時間內補齊。項目的全流程壓縮整合為只有“建筑許可”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原來動輒幾個月的審批時間壓縮至8個工作日。
1500平方米以下的工業倉儲項目作出責任、質量、安全等“信用承諾”,可免去“環評”“施工圖審查”等13個事項的審批辦理。企業拿地后,3個工作日可開工,竣工后2個工作日可完成驗收,全流程審批壓縮為5個工作日。之所以能做到這么極簡,在于土地出讓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直接由政府代為辦理,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就能獲得這些開工必備材料。
這次改革還為企業釋放了不少利好。如,建設項目接入水電氣,統一由市政公用服務企業負責建設,建設單位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免繳“施工圖審查費”,為企業節省了成本。尤其是項目實行全程網辦,文件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全面實現“不見面”審批。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幅度減少審批事項,并不意味著監管的減弱。建設部門將牽頭協調各類問題,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并公示,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