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25日舉行新聞發布,介紹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新華網連迅攝
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國強25日表示,至今年底武漢市優先完成內澇和水環境問題突出片區海綿改造面積179平方公里,實現到2020年全市建成區20%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
2015年4月,武漢市成為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馮國強說,海綿城市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近年來,武漢市按照“集中示范、分區試點、全市推進”的思路,組織各區編制完成了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截至2019年底,武漢市完成了海綿城市建設面積123.59平方公里。2020年武漢市完成龍陽湖、三角湖等匯水區56平方公里,至此武漢市優先完成內澇和水環境問題突出片區海綿改造面積目標要求。
馮國強說,海綿城市作為一種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今年入梅以來的強降雨檢驗,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成效得到體現,內澇問題明顯改善,漬水點數量和積水時間大幅減少,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下一步武漢市將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確保到2030年全市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