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首頁>工程建設> 正文
嘉興市多措并舉 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2021-02-05 11:02:19 來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作者:嘉興市住建局  責任編輯:劉英飛

  嘉興市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決策部署,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市已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40個,住宅樓1225棟、建筑面積約311萬平方米,共惠及居民約11萬人。

  打造完整社區

  圍繞全域管控、強化核心、突出重點、惠及民生等原則,打造“精品小區、活力街區”,推進片區和街區兩個立體空間融合、共享,真正形成“完整社區”生活圈。

  以片區為肌理,繪就民生底色。以社區網格劃分為基礎,反復打磨各個片區的風貌立面設計方案,邀請專家團隊全程參與,從注重地塊本身發展訴求向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引導業態形態轉變,統籌整合片區資源,實現服務共享。突出項目精準落地,從方案至施工圖,全過程加強各專業之間的技術整合和統籌,確保高水平設計方案的高質量落地。強化樣板示范帶動,加快實現成片“閃亮”、連片“出彩”。

  以道路為血管,串聯片區精彩。秉承全局宏觀理念,強調空間體系與平面布局協同性,銜接好街區框架結構、周邊商業布局、歷史文化保護等“棋眼”的形態落點,強化道路、街區、社區、街心公園等重要節點要素的精確布局,構成完整社區有機體。如運南片區改造中,同步考慮對小區周邊吉水路進行提升,形成“片區統籌、街區更新”的老舊小區改造“嘉興模式”。

  以配套為支點,提升鄰里溫度。增加社區內的公建配套設施,在今年小區改造中計劃對片區內的破、舊、危房共計進行統一征收,集中改建15個社區鄰里中心,打造集健康小屋、居家養老、智慧圖書館、應急消防站、社區服務中心為一體的一站式便民活動中心。整合片區內的生活設施、醫療、教育、交通等資源,全力打通民生“堵點”,特別是要補齊片區內服務設施缺乏這一“短板”。如中興苑改造中設置了鄰里中心,設有鄰里集市、圖書館、展廳等設施,可供居民交流分享,增進鄰里情感。

  全程遵循民意

  瞄準國際化品質江南水鄉名城目標推動老舊小區片區改造,全力以赴為群眾的幸福生活“充值”。嘉興市在工作機制上創新采用“兩輪征詢”制,將居民呼聲較高的改造內容納入工程范圍等,真正實現了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

  問計于民,夯實基礎以立標。以居民意愿為首要,完善群眾工作機制,采用居民意見制,經征詢居民意見達不到總戶數80%以上暫緩改造;達到80%以上的小區按照通過比例進行排名確定。充分發揮在建工地臨時黨支部的作用,進一步用好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等平臺,充分傾聽民意。在南溪片區設計時將紡工路有軌電車停靠站的預設站也考慮在改造方案中,運南片區改造中增加了濱水綠道、羽毛球館、智慧書屋等公共設施,滿足居民日常休閑健身需求。

  問需于民,細節優化以增韻。今年將居民呼聲較高的屋面整修、墻面防滲翻修、綠化率、停車位等納入改造范圍,通過優化公共設施配套,優化小區的活動空間,豐富小區鄰里、教育、健康、低碳等場景。綜合嘉興的城市形態、歷史傳承、時代風貌,著重將“水鄉文化”“紅色文化”融入南湖區域及運河沿線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中,實現傳承地方歷史文化和改善人居環境二合一的目的。

  問效于民,精細管理以提質。改造中在著力解決老舊小區設施隱患多、安防能力差等普遍問題的基礎上,設置智能門禁、視頻監控系統、車牌識別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屏等,著力打造“智安小區”。堅持效率、規模和質量并舉,把控好建設品質,主動聘請居民代表擔任工程質量監督員,時刻接受群眾的監督。持續深化“網格連心、組團服務”活動,積極探索建立企事業單位、商圈、物業、網格員等多種力量共同參與的街區管理機制,形成更加精準、有效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完善推進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基礎建設項目,也是社會治理工程。在扮靚“顏值”的同時,更要提升小區“內涵”,打造百姓宜居樂居、共建共治的品質社區。

  理念前置,多方借智凝合力。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我們在經營城市理念、整合外部資源理念的創新摸索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按照《嘉興市城市總規劃師制度試行辦法》,總師團隊把脈開方,專業團隊視野宏大、思路清晰,優化了方案上的整體性、綜合性、落地性;外部合作著重加強與上海城建、嘉興規劃設計院的深度合作,引入活力街區和完整街道理念。在融資渠道上,主動對接省財政廳、省國開行,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邀請上述單位專家對嘉興市債券和國家政策性貸款方面給予以指導支持;引入引入萬科、中鐵建等7家知名房地產企業,參與方案設計、施工質量控制到后期的物業管理。

  管理前置,物業管理不斷檔。通過搭建居民自治共治平臺,因地制宜創新改造后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方式,推動改造后小區物業管理的全覆蓋。發揮“紅色物業”在加強城市基層組織建設、深化社區基層治理中的實質作用,切實提升全市物業服務和社區治理水平。市區南湖街道通過與物業公司簽訂戰略框架協議,率先引進了溫暖嘉等專業物業公司對轄區內老舊小區進行日常管理,填補了之前物業管理空白,在鞏固前期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基礎上,為基層“三治”的長效實踐提供樣板。

  運維前置,從長效上做文章。圍繞文化先導、運營前置,前期已邀請了新希望地產等一批一流運營商提前介入老舊小區片區、主次道路改造項目的設計施工環節,后期運維管理同步推進。使可閱讀的建筑、有記憶的里弄、可漫步的街區真正活起來、潮起來。另外,積極協調老舊小區周邊相關國資企業用房新建為社區服務用房,提升閑置國有資產利用率。對新建成的社區鄰里中心,在保障居民基本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在養老服務等領域引進專業企業運維,提供專業服務。

  建管兼顧,落實危急維修資金使用。對在2000年前交付使用且未完全建立維修資金管理制度的老舊住宅,發生共有部分、共有設施設備緊急維修、更新、改造時,按照“業主個人和公共收益出20%,政府財政資金補助80%”的原則安排使用危急維修資金,2014年3月開始使用至今,各地已使用危急維修資金共計4202筆、1073.54萬元。

  融入智慧元素

  以點擴面,深化推廣智慧社區建設。嘉興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桂苑小區為試點逐步推廣智慧社區建設,把社區的各方資源和互聯網服務整合在一起,促進信息和資源共享。以社區網格服務劃分為基礎,通過“片區式”改造打通15分鐘生活圈,集中力量解決一些突出的民生問題。

  以民為本,精準把控智慧元素運用。提前征詢居民意見,“點菜式”厘清居民切實需求點。如在社區主次要出入口、重點公共區域、主要通道的智能安防系統,能第一時間監控到高齡老人獨自走出社區;為獨居老人住戶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火災煙感報警及門磁等裝置,便于實時關注老人的生活狀況,全面建設智慧家園。

  以智引領,多點延伸未來社區觸角。嘉興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嘉興市將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引入未來社區、智慧小區的概念。在改造方案的前期設計方案中借鑒未來社區的“九大場景”中的未來鄰里場景,設計“微市”“微讀”“微園”“微戲”“微展”等社區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