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陽路橋等重點建設工程如期完工,美麗鎮江建設全面提速提質,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時限再壓縮……剛剛過去的2020年,鎮江住建部門克服疫情影響,以“跑步前進”的姿態推進各項工程建設,城市建設跑出“加速度”,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實現新提升。
重點工程 谷陽路橋按期完工
快慢車道瀝青攤鋪全部結束,人行道貼上了美觀的大理石,漂亮的路燈也已裝好。新建成的市重點建設工程谷陽路橋,像一條彩虹自西向東橫跨寶平路、滬寧城際高鐵、京滬鐵路、新建連鎮鐵路鎮江聯絡線,與相接的谷陽路即將為鎮江經濟騰飛助跑。“現在橋面上的工程量全部結束,正按計劃準備竣工交驗。”中鐵二十四局江蘇公司谷陽路橋改造工程項目經理梁心普介紹,去年2月底復工以來,項目部經過縝密的組織安排,通過增加設備、人工的投入,先后完成跨滬寧城際老橋拆除、跨連鎮鐵路、京滬線和滬寧城際新橋架設等節點工程建設,搶回了被疫情耽誤的工期,特別是申報的200多個“封鎖點”,實際只使用183次,比正常的封鎖施工節省20%。
去年,市住建部門持續推進斷頭路、瓶頸路改擴建工程,茶硯山路、宗澤路、五里路等多條新建或改造道路完工,東吳路北段、雙井路北段拓寬改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進一步打通城市微循環,提升行車舒適度,促進沿線片區的建設開發。
美麗鎮江 收獲三項“最多”記錄
“看!這些樓房都刷新了,新建了健身小廣場,可供老年人活動活動,小孩子們也可在這里玩玩,多好啊!”1月14日下午,市區醫政路5號大院,正在健身小廣場曬太陽的小區居民、91歲的成奶奶看著小區環境大變樣十分滿意。
記者看到,小區住宅樓“披”上了美觀時尚的新裝,房前屋后通道變成黑色瀝青路面,水杉等保留樹木圍了鋁合金護欄或壘了樹池,利用兩塊狹長空地新辟的健身小廣場彩色塑膠鋪地,安裝了嶄新的健身器材,吸引著小區居民在此健身閑聊。
“2020年我市共改造12個老舊小區,改造面積約61萬平方米,是改造面積最多的一年,共改造樓棟239棟。”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項目為連鎮鐵路沿線片區,改造面積約13.7萬平方米,于去年10月份完成竣工驗收;二期項目改造面積約47萬平方米,于去年7月上中旬開工,12月15日主體工程全部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15天,目前正在進行竣工驗收工作。“2020年是市區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不僅兌現了市委市政府的鄭重承諾,更在前兩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品質,為居民打造了詩意棲居的溫馨家園。”
美麗田園鄉村建設同樣交出亮麗成績單。去年,住建部門持續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到年底累計建成約580個美麗宜居村,超額完成“十三五”期間建成400個美麗宜居鄉村的目標任務。深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當年丹徒區世業鎮世業村還青洲等19個村先后被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不斷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當年丹陽市延陵鎮柳茹村柳茹等27個村莊入選江蘇省傳統村落。雙雙刷新了年度入選數量最多的紀錄,涌現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
產業強市 全流程“網辦”再提速
如何讓項目審批“跑起來”?去年市住建局駐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積極創新服務舉措,打造“一站式服務”新亮點。推行外部聯動、內部聯動、條塊聯動和流程聯動“四聯動”,實施“聯合審圖、聯合驗收、質安監和施工許可并行辦理”等改革措施,進一步壓縮辦件時限,將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縮短為50個工作日,小型或帶方案出讓項目審批時間分別縮短為36和34個工作日。
“我們已實現項目從立項到竣工備案全流程網上申報。全流程精簡審批材料140余項,材料共享率達30%以上,審批時間縮短近一半。”市住建局行政審批處副處長孫長健說,中儲糧、新民洲港務公司、江蘇泓潤生物、美佳電梯等多個項目均分享到了改革紅利,對他們的幫辦服務表示滿意。與此同時,進一步優化流程,以容缺預審代辦為基礎,推動新區鋼研昊普技術中心、萬事達、維克空調等工業項目試點采用“拿地即開工”模式進行報批報建;探索樁基先行施工,在紅豆R1704地塊項目試點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樁基提前進場施工,大幅縮短進場施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