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南泉側35千伏變電站房內一片繁忙景象。8月31日下午,隨著電力調控人員指令發出,運維人員合上開關,太湖隧道南泉側順利完成并網供電。這是繼馬山側完成并網供電之后的又一重要突破,太湖隧道距年底實現通車目標又近一步。
昨天上午,記者在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南泉段放眼望去,數月前,萬頃湖面上一條隧道破湖而出、千人施工大干的場景已不見。隨著每倉逐步建成并完成回水作業,太湖隧道漸漸“潛入”湖底,施工重點轉向隧道內部,目前正在進行隧道內裝飾工程及機電工程等附屬設施的施工。無錫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計劃處人士介紹,太湖隧道馬山側、南泉側35千伏變電站輸電工程采用兩回進線,新建變壓站三座,電纜路徑長度約15.6千米,是無錫市高速公路建設史上最大的電力單體工程。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建設,該項目比原計劃提前半個月圓滿完成任務,為南部高速聯調聯試打下了堅實基礎。
走進太湖隧道內部,只見路面寬闊、空間敞亮,全線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車輛在隧道中暢行無阻。目前,隧道內飾裝修、消防、照明和通風等設備均已開工建設,在科技的賦能下,一條“智慧隧道”即將成形。從效果圖上看到,隧道設置了智能視覺系統和洞口距離提示特色標志,側墻用藍、黃、綠三種色帶裝飾元素,隧道頂部交替設有“藍天白云”和“夜晚星空”LED可變景觀帶,不僅美觀,還能有效緩解駕駛人員長時間在密閉空間中行車的緊張和壓抑感。隧道的地面瀝青鋪設、墻面裝飾則采用環保材料,并使用尾氣處理降解技術。建成后,隧道內設置的路網銜接誘導系統可對擁堵狀態下的交通流進行合理調配,實現區域路網交通有效疏導。
目前,太湖隧道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將重點開展調平層、管廊橫隔板等施工,同步進行機電聯調聯試,確保年底前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