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市城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一年來南京垃圾分類成效。據悉,一年來,全市5148個小區累計建成10202個收集點;日分出廚余垃圾量達到1100噸,較分類前增長了11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9%。
體系健全:建成10202個收集點,2800多輛分類收運車分類收運
收集點建設是垃圾分類推動的重要前提。據介紹一年來,我市5148個小區建成一、二類垃圾分類收集點10202個,333個小區采取車輛流動收集方式,103個小區設置規范化桶點184個,普遍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基本實現全市小區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
分類收運更加科學,2800多輛收運車統一分類標識,實行“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分類收運,車輛、人員在線監管,增加收運頻次,推出“公交化”收運、預約收運新模式,服務更加精準。
末端處置形成閉環,改建6個廚余垃圾中轉站,提檔升級12個區級分揀中心,建成3個廚余垃圾處置項目和1個生活垃圾協同處置設施,全市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050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650噸/日,全力保障分類垃圾處理需求。
分類成效:日分出廚余垃圾量1100噸,較分類前翻了11倍
一年來,垃圾分類究竟分得怎么樣?據悉,家庭廚余垃圾處理量達到1100噸/日,較全面分類前增加近11倍,飯店餐廚垃圾處理量達到約1000噸,可回收物回收量增至3220噸/日,有害垃圾收集量提升至93公斤/日,增長約22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9%,垃圾分類實效明顯提高。
為更好推動垃圾分類,一年來,我市先后制定并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目錄和投放指南、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置導則、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制度實施導則、分類收運車輛標識規范、垃圾分類收運作業規范、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品目錄等技術文件,出臺規劃文件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納入既有小區“豁免”清單和新建小區規劃審批要點,制定了《黨政機關單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等2個地方標準,制定了《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爭優除差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出臺各類配套文件100余個,涵蓋了規劃建設、宣傳動員、源頭減量、分類作業、檢查考核等方面,形成了以條例為總綱,政策、標準配套比較齊全的制度體系。
保障:執法11048起,評出852個“差”小區
推動垃圾分類,執法保障是關鍵。據悉,一年來,全市開展垃圾分類執法,辦結垃圾分類案件11048起。
“前期垃圾分類工作中只是做到了普及、推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居民分類意識有高有低、社區小區分類水平有高有低、垃圾分類亭房管理水平有高有低、不同行業參與力度有高有低等不足之處,說明我們的工作還不夠精細,離精管善治要求還有差距,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我們組織開展了爭優除差和微風行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龍瑞介紹,在爭優除差行動,各區初步評出A(優))級小區269個、B(良)級小區4090個、C(差)級小區1125個;A(優)級街道11個、B(良)級街道64個、C(差)級街道25個;A(優)級重點行業單位176個、B(良)級重點行業單位2969個、C(差)級重點行業單位852個。接下來將對C級小區將投入更多力量進行重點幫扶指導,盡早除差。
在微風行動中,通過“微改造”項目加裝洗手池1313個、洗手桶1203個、烘手機24臺、破袋器1864個、墊腳臺631個、腳踏板178個點位、肥皂681個點位、洗手液1174個點位、防滑墊386個、滅蠅燈789盞,加裝視頻監控216處,收集點坡道延伸262處,路面改造420處,加裝除臭裝置821個,增設綠植1002盆,加裝雨棚626個;“微宣傳”類共開展小區廣場活動1177場、培訓會1204場,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布袋12752個,發放垃圾分類微創意產品3677個,發放宣傳小禮品21796個,開展入戶宣傳338080戶;“微獎勵”類共開展積分抽獎420次,積分兌換活動2533次,發放紅榜家庭獎勵4074戶,有獎曬自拍950次,有獎問答746次,評選垃圾分類最美指導員2400余人。努力增加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體驗感、舒適度,提升垃圾分類積極性。
最新調查:不分類的比例只有2.8%
通過對7313份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調查問卷的分析,在投放垃圾時,經常會想到垃圾分類的居民比例達到91.13%,不會想到的只有0.74%;能夠動手四分類的居民比例達到78.48%,不分類的比例只有2.8%,說明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顯著提高。
在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的途徑中,社區宣傳占比81.47%、網絡占比64.01%、廣播電視占比58.36%、報紙報刊占比47.55%、家人朋友占比42.61%,說明社區宣傳工作廣泛深入、效果最明顯。
在投放點專人指導上,87.92%的居民表示有見到垃圾分類指導員,72.84%的居民認為投放點有專人指導分類投放對正確分類幫助最大。
在如何看待垃圾分類進展程度上,95.38%的居民認為垃圾分類工作有進步,其中認為有很大進步的占比55.41%、有較大進步的占比21.14%、有一些進步的占比18.83%,認為沒有進步的只有3.45%,說明居民對我市一年來的垃圾分類工作總體上是認可的。(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