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我市加快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已新建改建173座城市公廁、305座農村廁所,切實做好民生實事工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廁所雖小,情系民生。武進區洛陽鎮完成了一批有“顏值”、有“內涵”的公廁改造,大幅提升了當地居民的幸福感。洛陽鎮圻莊村謝家頭,緊挨著美麗鄉村配套項目精品小菜園處,一座嶄新的二類公廁正式投用。洛陽鎮圻莊村村委的張珍玉告訴記者,原來這座公廁是村委建的水沖式公廁,因設施老化等諸多因素,長年累月公廁內外環境堪憂,與美麗鄉村格格不入;這次,洛陽鎮政府對這座公廁進行拆除重建、提升改造,還邀請專業人士參與,在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保證公廁改造的實用和美觀。
據了解,洛陽鎮嚴格按照“一廁一案”的建設理念進行農村廁所革命,公廁的男女廁蹲位由原來1:1調整為2:3,還增設母嬰專用室、殘疾人專座和安全抓桿,避免如廁意外。尤其在落實環衛管理上,堅決消除“臟、亂”和“異味”。據統計,洛陽鎮近3年來已累計投入900多萬元對40座農村公廁進行了改造提升。
公廁不僅是便民設施,更是體現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自制定《2019—2021年常州市“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后,去年我市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全年累計新建公廁39座,改造提升328座。今年,我市繼續全面提升城市公廁品質,同時鼓勵創新,引入新技術,在各區試點建設1—2座“便捷驛站”,公廁在滿足人們如廁需求的同時,升級成為可免費上網、閱覽、充電等臨時休息和應急服務的小型便民綜合體,更好地服務群眾,提升城市品位。
經過3年“廁所革命”,如今的常州公廁在外觀設計、科技含量、功能配套、管理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質的提升,為群眾打造一批示范公廁的精品案例,形成了小公廁、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十四五”期間,全市還將進一步加大二類公廁的升級改造數量,計劃將二類公廁的占比從30%提高到60%。((何小偉 蔡曉丹 秋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