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筑原址保護,調整道路紅線,新建2幢商住樓……記者17日從南京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小松濤巷城市更新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開始進行公示,這里圍繞歷史文化類建筑、老破建筑和現狀多層小區三類建筑,將采取不同的城市更新策略。
即將啟動城市更新的小松濤巷。南報融媒體記者 何鋼 攝
小松濤巷位置。
小松濤巷地塊位于秦淮老城區太平南路沿線,東至小松濤巷,南至淮海路,西至延齡巷、金陵刻經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北至游府西街及現狀廣播電臺大樓,總用地面積約1.01公頃。目前,這一片區雖處于新街口和太平南路之間的繁華地帶,周邊各類配套齊全,但是巷內卻是房屋老舊,街巷狹窄,道路破損,居民生活品質非常落后。
小松濤巷更新后的建筑功能分布。
由于小松濤巷內包含1處秦淮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東方飯店),4 處推薦歷史建筑(小松濤巷11號、15號和淮海路53號-1、53號-2),1處歷史文化資源點(游府西街27號吳志廉舊居),因此,其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居住類地段。
根據調整方案,北側靠近游府西街的區域地塊,拆分為2個地塊,一處用地性質仍為商辦混合用地,用地面積由0.48公頃調整為0.12公頃。一處地塊用地性質由商辦混合用地調整為商住混合用地,用地面積為0.38公頃。
小松濤巷東南角鳥瞰效果圖。
為保護地塊東側街巷界面,結合推薦歷史建筑(小松濤巷15號)東界面、小松濤巷北段(小松濤巷15號——游府西街段,長約55米)擬按現狀道路邊界進行調整。向東偏移,將原規劃道路紅線寬度由16米調整為12米(含3米退讓步行空間);小松濤巷南段(小松濤巷15號——淮海路、長約38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16米保持不變。紅線東移的同時,對路邊建筑擬采用騎樓形式以增加道路空間,同步優化道路斷面,確保人行、非機動車都具有獨立路權。
小松濤巷東北角鳥瞰效果圖。
規劃調整后,小松濤巷的城市更新方案包含三部分,對于拆除重建更新片區(不含歷史遺存)部分,為滿足拆除居民原地安置需求,擬新建兩棟商住樓。其中1號樓總樓層8層,1層為商業用房,2-8層為住宅用房。2號樓為6-8層,其中1層和局部2層為商業用房,其余為住宅用房。片區新建建筑高度約為239米,建筑風貌與地塊內保留建筑相協調。
小松濤巷東北角人視效果。
對歷史文化資源部分,游府西街27號建筑(吳志廉舊居),原址保留修繕,結合新建建筑形成整體商業;東方飯店(文物本體)原址修繕;小松濤巷11、15號原址加固維修,并與復建的9、13號形成兩組建筑組團。淮海路53號-1、淮海路53號-2,危房消險后原址加固維修。而對于地塊更新范圍內的現狀多層住宅小區,予以保留,進行整體整治出新及出入口完善,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由于過去巷內居住區陳舊,存在不少違章搭建,此次城市更新將拆除違章搭建,疏通消防及步行通道,完善市政管線工程,后續引入優質物業對片區進行統一管理。(南報融媒體記者 何鋼 圖片來源:市規劃資源局公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