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探索和創新片區化、市場化的改造模式,大力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增效,一大批老舊小區實現了“蝶變”重生。2019年~2021年,全區累計申報改造80個小區,投資4.15億元,改造涉及7818戶,建筑面積達112.49萬平方米。
隨著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各小區加裝電梯、裝修房屋、購買車輛的人逐漸增多,周邊的商鋪經營、房屋出租、二手房交易等市場行為更加活躍,曾經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城市面貌大為改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強化組織領導 堅持高位推進
望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成立領導小組,采取設計頂層方案、簡化項目手續、激勵物業經營、設立專項資金等舉措,為改造工作提供了政策和資金保障。
在引導居民合理出資、設計師進小區、引導桿管線單位出資改造等方面,望城區率先出臺《長沙市望城區城鎮老舊小區桿管線提質改造建設獎補方案》和《長沙市望城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在引進金融機構貸款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長沙市城市人居環境局、望城區人民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長沙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長沙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中心、中國建設銀行等單位紛紛表示全力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金融機構貸款、住房公積金和維修資金的申請使用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傾斜。
實施數據入庫 堅持規劃推進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前,望城區堅持“先摸底、后規劃”。2019年,望城區啟動老舊小區現狀調查,初步掌握全區老舊小區的基礎數據。2020年,望城區緊抓城市體檢契機,進一步摸清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編制老舊小區改造5年規劃,制定年度改造計劃。2021年,通過會議調度、業務培訓、現場踏勘等多種形式進行深層次摸底,望城區現已完善了項目庫基礎數據,以精準精細的數據為基礎,科學實施“一區、一策、一方案”,形成了“一圖、一庫、一規劃”。
截至目前,望城區內所有列入全省改造計劃的老舊小區的基本信息、方案信息、項目實施信息和現場檢查信息錄入工作均已完成。
打造示范樣板 堅持創新推進
在老舊小區改造實施過程中,望城區堅持黨建引領全過程。通過“部門、街道、社區、小區黨小組”四級聯動機制,實施“日碰頭”、“周調度”、“嚴考評”,因地制宜創機制,齊抓共管見實效。
針對相鄰或相近的老舊小區,望城區采取集中連片改造的模式。通過拆除違章建筑、相鄰圍墻,破解獨立分割的“小”小區,充分挖掘小區內及周邊閑置用地,完善配套設施,改成一批設施齊全、場地共享、環境更美的“大”小區或多功能生態街區。望城區先后試點改造了湘陵、文源、中南等10多個特色小區、1條雷鋒元素街區和1個規范化農貿市場,這些試點的示范引領效應明顯。
針對位置分散、產權不一、規模較小的老舊小區,望城區采取統一立項、統一打包、統一實施的統籌聯動改造模式,保證基礎類應改盡改,提升類、完善類鼓勵居民眾籌資金同步改,有效破解了改造標準不統一、施工進度不協調、改造主體多、協調任務重、耗時長、資金監管難等問題,達到了規范物業管理、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居住品質的效果。
按照改造自愿的原則,已自愿申報的小區優先改。望城區明確申報主體,充分征求社情民意,引導居民眾籌資金,簽訂《自愿改造老舊小區協議》,既保障了施工環境與工程進度,又調動了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還為后期的物業管理進駐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實踐中,望城區已成功摸索出“基層黨建+老舊小區改造”、經營單位自籌資金同步改造、社會投資主體(物業服務企業、電梯公司、科技公司等)簽約社區聯動改造、居民主動拆違等可復制、可推廣的“望城特有”改造模式。
“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在聯動改造上做示范。”望城區住房保障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黃定表示,下一步將結合城市更新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堅持以更新單元為單位,以城市體檢為基礎,以“微改造”為手法,以老舊小區改造為突破口,整合資源,探索創新,全面科學統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爭至2023年年底全面完成156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