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近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迎重大進展,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據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聚集這些重大科學裝置和平臺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據悉,按照中央部署,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牽頭,會同工信部、中科院等和川渝兩地,正在編制成渝地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組織工作專班。9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委已來到重慶、成都、綿陽開展專題調研。10月19日,中科院在上海召開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工作交流會,重慶、四川應邀參加會議。種種跡象表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呼之欲出。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的新定位之一;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則是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川渝兩地已加快聚集創新要素資源。
重慶市聚焦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軍事國防安全、長江生態安全、生物物種安全等戰略目標,加快培育建設超瞬態物質科學、長江上游種質創制、長江模擬器、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大科學裝置。還引進高端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建設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大科學中心。同時,重慶市正加快建設分子病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不斷夯實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大生態產業發展的原始創新基礎。
四川省已啟動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包括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系統研究裝置、空間輕型高分辨率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制平臺、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綜合研究平臺、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臺,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空間天文、軌道交通等領域,主要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關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學牽頭建設。
衛星互聯網、軌交、5G……
建言科技創新策源地
會前,川渝兩省市政協圍繞遠程協商會主題開展網絡議政,在門戶網站和委員履職平臺開設專欄、策劃專題,引導兩地各級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建言獻策、交流互動,共有670余人次參加,收到意見建議712條。
會上,川渝兩地委員以視頻形式,圍繞主題交流探討。大家認為,共建西部科學城,推進科技創新合作,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是成渝地區肩負的新使命。川渝兩省市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站位高、力度大、舉措實、階段效果佳,相信在兩省市黨委堅強領導下,西部科學城建設定能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如何將成渝地區打造成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建議,建立成渝地區創新基地聯盟,籌建具有高水平、高顯示度、高集中度、高開放度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如:發展衛星互聯網產業,打造“西部星谷”產業地理標識;以川藏鐵路、多模態新制式交通、智能交通、交通能源環境等領域為重點,共建城市群綜合交通川渝工程技術中心;共建國家級的智能感知生態大數據中心、地災防控科技創新中心、智能制造科技創新中心等。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郝康理建議搶抓中低速磁浮、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制式、新制式軌道交通發展機遇,構建多制式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研發與綜合應用,通過“智造智行智維”的新技術、新范式驅動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形成和高速發展,構建成都城市軌道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名片”。
“建議設立一家省級跨高校中試研發機構,面向全省高校遴選有市場前景的實驗室成果進行中試研發,”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寧表示,高校只有少量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成果通過權屬改革迅速得到轉化,更多技術成熟度不高的成果由于風險太大,找不到社會投資,無法成立公司進行轉化,若成立中試研發機構,采用ppp模式,由“企業家”而不是“科學家”主持,將保證中試研發的市場化導向,有利于加快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
“協調兩地智能交通新基建及新技術示范,”重慶市政協經濟委副主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羅明剛建議,在川渝兩地重點區域,以及成渝高速附近區域,加快建設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L4級別以上)運行的高可靠、低時延5G網絡,加快實施自動駕駛示范區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建設改造,在成渝重點區域開展自動駕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運行,開通重慶——成都點對點無人物流。(鐘茜妮)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