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生態環境部舉辦第4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截至目前,該部共組織開展、命名了4批26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8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示范市縣建設,一批過去“一油獨大”“一煤獨大”“一礦獨大”的地區逐步擺脫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一批工業發達但污染嚴重地區實現綠色轉型,一批生態優良、發展較為落后地區初步培育形成綠色增長點,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而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中,各地在夯實綠水青山本底、壯大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機制、培育生態文化和推動生態惠民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各地注重挖掘自身優勢,加強探索創新,初步形成生態補償、品牌引領、復合業態、市場驅動、綠色金融等轉化路徑模式,為不同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發展階段地區提供了有益借鑒。”這位負責人強調。
表彰活動上,廣東省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江蘇省昆山市、北京市密云區,江西省浮梁縣、河南省光山縣及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華夏董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同志作典型發言。深圳(含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光明區)是全國第一個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的副省級城市。在授牌活動上,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介紹,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和任期生態審計試點,出臺建設美麗深圳的決定,制定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實施城市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體系,率先在全國實施基本生態控制線制度,將全市近一半的土地納入基本生態控制線。(張 蕾)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