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雙11”期間,不僅可以買衣服、包包,甚至可以把房子裝進購物車。
隨著今年“雙11”大促,一場線上賣房“大戰”愈演愈烈。除了天貓、京東、蘇寧等頭部互聯網電商巨頭均開設了專門的平臺“收割”市場,還增加了不少的新面孔——很多房企都加入了“雙11”的促銷隊伍。
在這個全新的“戰場”上,房企、購房者、中介,究竟誰會是最終贏家?房子真的可以線上成交嗎?“線上賣房”會不會只是噱頭?
各出奇招
隨著今年阿里聯手易居推出“天貓好房”,正式將房子作為“雙11”核心品類出售,房地產的競爭格局便悄然生變。
據天貓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全國共有100多家房企帶著3000個樓盤、共計80萬房源參加促銷活動,特價房范圍覆蓋近300個城市,目前在售的主流樓盤,半數可在“雙11”期間買到。鄭州在今年“雙11”期間的房源供給量高居首位,位于其后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廣州、太原、天津。從折扣力度看,石家莊、武漢、廣州等地上線的房源,出現了低于5折銷售的情況。
在天貓官方平臺,點開“天貓好房”可以看到,碧桂園、融創中國、世茂房地產等規模房企均加入了這場營銷大戰。點開“不止5折,撿漏清單”的按鈕,中南置地、佳兆業、保利地產等房企映入眼簾,不少項目拿出一套或幾套房源參與5折秒殺活動。
其中,保利地產的參與力度頗大,至少有12個項目參與上述秒殺活動。據了解,11月1日~11日期間,保利地產在微博抽出11套精裝好房送出一年物業服務使用權,明星直播參與抽房。
碧桂園方面表示,10月21日~31日,購房者在集團旗艦店購買相關購物券,可前往售樓部享有對應優惠折扣;11月11日前完成電子憑證核銷,11月30日前完成正式網簽,便有機會獲得1111元支付寶抵用券。
海倫堡方面也表示,“好房雙11”活動推出期間,集團拿出28個項目提供大額補貼,推出總裁特惠、購房補貼、全民砍價、直播秒殺等優惠活動,集團區域公司總裁還會在直播間為購房者解讀市場走勢。
此外,富力集團推出約500億元貨值加入“雙11”促銷活動;正榮地產在“雙11”期間推出“1.1元預付款,搶11000元購房券”等活動。
不僅如此,房企聯手互聯網企業,以電商營銷模式賣房的形式也可以說是花樣百出。
今年“雙11”期間,京東房產推出“1元秒5折房”等優惠,與萬科等品牌房企聯合推出京東獨家優惠房源。京東方面表示,從10月中下旬開始,京東在全國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新房最低可以打5折。
蘇寧易購聯合了碧桂園、富力、融創、綠城、首開等100多家知名房企,參與蘇寧易購“雙11”百億元補貼活動,甚至有超過500套特價房補貼5折至7折。
天貓甚至拿出一套房子免費送給網友。據悉,10月22日起,在淘寶搜索“我的好房”,便可1分錢參與抽獎,中獎者可獲得武漢中南拂曉城一套107平方米公寓的使用權,有效期至2057年3月20日。
而房企聯手互聯網企業,以電商營銷模式賣房,并非今年首創。去年“雙11”期間,阿里、京東、蘇寧的“戰事”就已十分膠著,其中京東聯手房企推出5折特價房活動,阿里直降4成起拍價,蘇寧單套最多讓利超百萬元。
但因參與活動的幾乎都是個人及司法拍賣的二手房源,彼時阿里僅拉來招商蛇口、恒泰等提供一手房源參拍,房源數量很少。今年,借助天貓好房造勢,聯手阿里參與“雙11”促銷的房企明顯增多。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有恒大數次打折回款的先例,今年市場情況不同以往,很多房企都積極參與線上營銷。再加上此次活動補貼力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會較受市場關注。
“從行業角度看,房地產和互聯網結合是大趨勢,這個過程中,需要各類企業積極探索和參與。”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通過此類創新,能對房地產互聯網平臺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加速去化
事實上,除了聯手互聯網電商,房企們也在積極搭建自己的直銷平臺。
“今年‘雙11’推出的‘購房狂享季’是第二季了。此次,龍湖集團拿出了超過2億元的購房券限量領取,推出千套特價房,單套優惠最高直減40萬元。此外,在公司自身的線上平臺U享家微信小程序也推出了百萬元紅包派發、免費定制體驗券等各種營銷方式。”龍湖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和智慧服務四大航道都有相應的補貼優惠活動,充分融合了線上線下消費體驗。
“早在10月公司就定下了年終‘雙11’和‘雙12’雙月整合營銷方案,沖擊年度銷售目標。”石榴集團表示,比如直播售房,通過直播發送購房優惠券,讓庫存項目快速出清并加速在售項目成交。據悉,截至10月31日,公司已經發放出了2893張購房優惠券,涉及全國60個城市的樓盤。
某房企內部人士表示,開發商們今年如此積極布局“雙11”,核心訴求依然是去化。
該內部人士表示,房企參加“雙11”,是年底業績沖刺的一個重要助推器和著力點。從某種意義上看,參與“雙11”是房企線上、線下聯動營銷創新的必然,對房企沖刺年度業績具有積極意義。
龍光集團總裁姚育賓在天貓好房的直播中表示,今年疫情影響銷售,年底許多房企為了業績目標,所以會給出很多的優惠。
“房企大力促銷的背后,是行業激烈的競爭與房企銷售端的業績壓力。”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潘浩表示。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亦認為,房企積極參與“雙11”等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年底沖刺業績的壓力不小,活動或多或少都會對于銷量有一定促進,但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不同房企或者不同區域的差異度可能會較大。
房企今年銷售壓力的確不小。根據32家房企發布的10月業績,平均目標達成率為82%,但房企之間差異明顯,包括恒大、中國金茂在內的5家房企目標達成率在90%以上,同時,有17家房企目標達成率低于80%,2家房企目標達成率低于70%。
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約為5億平方米,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9.3%。100個城市中,一、二、三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110萬平方米、26603萬平方米、21026萬平方米,同比增速分別為12.2%、14.4%、3.0%。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30個重點城市成交2855萬平方米,環比下跌4%,同比增長8%。
“監管壓力下,為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房企蹭‘雙11’熱度是常規動作。”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表示,尤其是一些高負債公司有資金回籠需求,會放量促銷。但即便房價會有一定的優惠,也不會對整體市場形成沖擊。根據目前的業績情況看,部分房企完成銷售任務是大概率事件。
潘浩表示,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房企整體達成業績目標基本可期,而房企之間分化嚴重。個別房企高度承壓,預計將有少量房企無法達成自身業績目標。
線上線下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或許是房企加緊“雙11”線上促銷布局的主要原因,但對于住宅這種低頻大宗消費的商品,購房者是否愿意轉戰線上?
碧桂園在今年6月曾發起“你會嘗試線上看房買房嗎?”的投票活動,結果顯示,57%的人會線上看房,4%的人會線上買房,8%的人會在線上看房和買房,而不愿線上看房和買房的人占比為31%。由此可見,大多數人能接受線上看房,但是線上買房的意愿并不強烈。
但也有網友表示,現在一手房都是期房,線上線下看房沒有區別,而且線下看房太費精力,線上看房能通過平臺搜集到更多信息。該網友亦稱,只要進行規范化管理,他會很樂意在線上買房。
張波表示,“雙11”的活動,依然還是沿用優惠的套路,這一套路在快消品上的效果明顯,但在房產層面則很難直接影響到購房決策,因此容易出現線上看熱鬧多、但實際轉化可能并不如人意的現象。
中山大學金融地產教育中心主任汪力表示,未來更多消費者會在線上進行初步看房和選房,但是實際買房的時候還是需要在線下實現。在他看來,線上將成為房企吸引客戶和初步篩選的主要方式,但是線下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的直觀感受是必不可少的。
而事實上,瀏覽多個平臺發現,今年“雙11”期間,各家房企在線上直接賣房的很少,更多則是銷售“抵扣券”“代金券”或誠意金,從而引流至線下交易。其“路數”幾乎如出一轍——先是房企旗艦店客服回答,隨后會將咨詢客戶對接到具體項目,由具體項目銷售人員跟進并線下看房。
打開多個房企的旗艦店網頁可以發現,所有商品都只需要11.11元,購買后或可兌換折扣券,或為線上誠意金,或為物業管理費……若想兌現購買的“11.11元”優惠,需要通過微信等平臺和線下購房才能實現。此外,截至目前,多家房企的產品只有平面戶型和區位介紹,住宅產品的詳細介紹中還不能實現“VR看房”。
那么,從“線上”導流至“線下”,實際效果如何?
某樓盤銷售負責人稱,從已知項目反饋的情況看,先看房再買券,從線下導流到線上的情況反而更普遍。
對于“雙11”促銷的成果,一位前10強房企北京區域的銷售人員表示:“線上營銷是能帶來獲客的,能成為線下人員獲客的一個補充。從我們內部數據來看,一些客戶就是從線上了解并首次來到線下,之前并沒有接觸過。”
誰是贏家
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按下終止鍵,到底誰是贏家?
“房企搭上‘雙11’的快車,預計可以使部分購房者的購房決策提前,從而改善今年下半年的房企業績。”某大型中介公司研究院內部人士認為,“不過真正受影響的是中介平臺,因為房企借助‘雙11’力推直銷,也許會改變對中介的獲客渠道依賴。”
現實也確實如此,隨著中介的傭金成本逐漸高企,房企們不得不尋找其他更經濟的獲客途徑。尤其是今年年初以來,諸多房企開始發力線上銷售,就是希望借此提升獲客能力,實現“引流”,從而降低銷售費用。
“在行業普遍賺錢容易的時候,不少開發商并不在乎2%至3%的中介傭金。而今年各家房企日子普遍困難時,節省這3%的傭金就顯得迫在眉睫。”一位地產行業人士認為。
以行業頭部企業貝殼找房為例,貝殼找房招股書顯示,近年來,貝殼新房經紀業務變現率穩步上升,其中2017年新房業務變現率為2.6%;今年第一季度,貝殼新房業務變現率提高到3%。
“傭金抽成”是貝殼新房業務的商業模式,據多位業內人士透露,貝殼找房渠道傭金抽成大概是2%至3%。
“貝殼擁有積累十幾年的樓盤字典數據庫,已經覆蓋2億多套房源信息。在線下,經紀門店與經紀人離用戶更近,更了解用戶對房子的需求。”貝殼找房對其自身優勢這樣總結。
一直以來,開發商在房產營銷中經常遇到直客觸達難、營銷成本高、對交易流程無法監控等問題。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貝殼找房的獲客能力正是房企看中的。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貝殼找房共布局了中國103個城市,連接超過4.2萬房地產經紀門店,超過45.6萬經紀人。
2019年,貝殼找房二手房交易和新房交易收入分別為246億元和202億元,二手房占總營收比重降至53.48%,新房營收占比則增長至43.91%。今年一季度,貝殼找房的新房業務營收更是首次超越二手房。
“快速出貨仍是房企當前的最大需求,但房企營銷不會大幅依賴于貝殼找房、鏈家等平臺,天貓好房可以看作是房企市場營銷的一次嘗試,因此房企本次參與性較高。”房產評論員陳雷表示。
如果把天貓比作擂臺,房企作為進攻方,那防御一方或許就是中介平臺。據悉,為應對挑戰,貝殼找房于11月5日也宣布開啟“11.11新房節”,稱有100萬套優惠好房,最高140萬元的購房補貼加入促銷。
“5折至9折特價房超過1萬套,優惠房源100萬套以上。”貝殼找房相關人士表示,此次“11.11新房節”,貝殼聯合恒大、萬科、碧桂園、富力、華潤、中海、保利、融創等全國百余家品牌開發商超7000個樓盤參與,覆蓋超90%在售主流樓盤。
據了解,在貝殼找房已覆蓋的全國超300座城市中,包括恒大、萬科、碧桂園等頭部房企在內的百余家開發商拿出超過100萬套優惠房源,5折~9折特價房超1萬套。此外,在深圳、成都、杭州等30余個城市的60多套爆款好房中,提供貝殼找房獨家補貼,6折開賣,最大補貼金額高達140萬元。在11月11日~25日,貝殼找房還對優質文旅房進行5折秒殺。
11月11日,瀏覽貝殼找房APP可以發現,部分房企在長三角布局的“文旅盤”5折秒殺,還有部分項目拿出10套或者20套特價房。在上海及其周邊城市,單套房源立減10萬元~60萬元。
“問題在于,房地產并非天貓的核心業務板塊,不確定因素多,目前仍在培育中。實際效果取決于天貓對數據的掌控力、資源投入程度,以及房企在線下承接、成交返還等方面,雙方能否形成互利的合作方案。如果某一環出現問題,此類活動的意義就會打折扣。”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下“線上賣房”依然只是對傳統線下售房模式的一種補充,對于賣房的直接效果仍有待市場檢驗。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