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老舊小區改造:找共識 擴空間 籌資金

2021-03-23 14:15:00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趙展慧責任編輯:黃靜

  關系千家萬戶,涉及多個部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復雜細致、千頭萬緒的系統工程。試點中,各地面臨的突出難題基本都指向人、地、錢三個方面。

  近年來,為破解“三難”,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好方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了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為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示范。

  宜昌:共建共治共享變“要我改”為“我要改”

  “以前垃圾隨意堆,灰塵到處飛,還有居民種地養雞;現在是柏油路、香樟樹、新電梯、新車位,環境大變樣。”說起小區環境的改觀,湖北宜昌西陵區嘉明花園居民蘇會林滿臉洋溢著幸福。

  “改造前一些居民的熱情不高。”嘉明花園黨支部書記王小萍說。為了讓大家達成共識,她多次上門做工作,每次都因為意見難統一、利益難協調擱淺了。

  “只有‘當面鑼、對面鼓’才能解決問題。”在王小萍的組織下,一場小區所有家庭代表都到場的會議召開了。

  會上,王小萍拿出一份初步改造方案:拆除私搭亂建的菜地、魚池、雜物間,騰出空間建停車位和公共車道;每個家庭出資1000元,用于支持改造、預繳停車費和物業費……

  改不改?大多數居民沒有異議。黨員做表率,居民代表做動員。當天會上就籌集到20多萬元改造資金。

  改什么?共識需要慢慢“磨”出來。王小萍向208位業主發放了調查問卷,隨后集中大家的反饋意見,設法補充到改造方案中。沒多久,嘉明花園改造工程就破土動工了。

  共建共治共享的組織實施機制,讓居民嘗到了甜頭。“現在遇到問題,大家都想開個會討論,居民還自發成立了協商小組,真正從‘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王小萍說。在多部門支持下,嘉明花園組建了業主委員會,讓居民議事機制能長久發揮作用。

  改造之初就讓居民參與進來,改造之中把治理機制固定下來,這成為宜昌市老舊小區改造破解“發動居民共建難”的法寶。目前,宜昌全市已構建起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X個群眾自治組織的“3+X”治理體系,形成了一批居民共建共治的社區自治組織。

  蘇州:盤活存量 破解缺地難用地難

  2020年6月初的一天,記者在正午時分來到江蘇蘇州吳江區鱸鄉三村小區。居民休閑回廊上,一群老年人正頂著火辣的太陽擠在一起打牌下棋。“幾千人的小區,就這么一丁點地方能讓我們休閑娛樂,稍微離開一會兒,回來就沒座了。”居民張建華說。路面大部分都損壞了;小區連路燈都沒有,晚上回來要摸黑走……小區居民的改造意愿很強烈。

  2020年11月,記者再次來到這里,只見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兩旁裝上了精致美觀的路燈,停車位也增加了一倍,小區一下子寬敞了。

  鱸鄉片區位于吳江區中心地帶,四面都難以拓展,改造的空間從哪兒來?

  向內“擠”空間。“沒有增量,就盤活存量。”吳江區松陵街道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陸士春說,“小區綠地面積其實不小,只是以前缺乏維護,綠地變成了雜草。改造中,將綠地重新規劃利用,綠化帶更美了,多余空間還能建停車位。”

  向外“騰”空間。為給居民更多改造用地,位于小區內的社區辦公點遷了新址,騰出來的空間將建設日間照料、養老撫幼、衛生服務、助餐服務等便民場所。

  借著新一輪改造試點的東風,長期存在的難題迎刃而解——

  先建工作機制。蘇州市成立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領導小組,由市領導牽頭,統籌20多個相關部門和所屬各市、區共同推進改造。

  再定統籌方案。“設置統籌協調、財政金融、技術指導、社區保障4個工作小組,環環相扣,打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現聯審聯批。”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王曉東說。

  廣州:引導居民出資 吸引企業投資

  “聽說要引入物業服務,居民們都說好,可一到交物業費時,肯掏錢的卻不多。”廣東廣州海珠區工業大道南社區居委會主任徐立林告訴記者。這一度讓工業大道南421大院的改造遭遇困難。

  改造后的小區,要通過引入物業等,建立長效維護管理機制,這需要居民合理出資,更需社會力量參與。421大院引入物業之初,兩方的積極性都不太高。

  居民對物業的收費標準、服務質量有疑問。“總覺得物業公司只是沖著賺錢來的。”徐立林說,“居民從沒享受過物業服務,也沒有付費意識。”

  另一方面,物業公司也挺委屈。“每個月固定支出4萬多元,收上來的物業費卻不足1萬元,怎么辦?”421大院物業管理公司經理黃春南一度急得睡不好覺。

  眼看物業管理難以為繼,矛盾還得從兩頭解。

  一方面,想辦法提升物業公司經營回報。小區的閑置空間開發可以做文章。“街道利用小區閑置空間重新規劃出60個停車位后,交給物業公司來經營。”海珠區瑞寶街道辦事處城管科科長蔣科說。固定車位每月500元,臨時停車24小時10元,物業通過收取一定停車費貼補了虧空。

  另一方面,循序漸進引導居民轉變觀念。改造后,家門口就有了籃球場和健身設施,文體活動的豐富讓小區居民樂開了花。“增設的活動設施都由物業公司運營,居民體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后,對物業公司越來越信任。”徐立林說。

  “現在物業費收繳率已提高到七成,有些居民還自發給其他居民做工作。”黃春南說,“目前物業經營已基本實現收支平衡,前期投入也有望盡快回本。”(趙展慧)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