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的回升,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2021年首批回遷的候鳥。寬闊的水面上,成群潔白的天鵝時而悠閑地游蕩,時而向前滑翔,時而振翅飛向高空……藍天映碧水,潔白的天鵝同不遠處的白色風力發電塔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保護濕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也一直在我國總體戰略中占有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
懷來縣堅定走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新路,以打造“首都兩區”建設典范為目標,牢固遵循“官廳水庫保護有多好、懷來發展就有多好”的理念,全力做好生態環境治、退、立三篇文章。由“一水三城”到“一湖三圈”,兩字之變更加凸顯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生態環境部、北京市水務局、永定河流域公司多方力量,全力推動官廳水庫保護大行動,保護修復面積35萬平方公里,官廳水庫入庫水質穩定提升至三類,出庫水質基本達到二類。
堅定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發展主題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張家口,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明確提出張家口要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河北省委、省政府強調,張家口要加快“兩區”建設,在全省推動開展“藍天、碧水、凈土”行動。全力以赴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把“兩區”建設作為核心引領,提出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戰略任務,加快推動綠色發展、生態強市進程。
懷來縣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抓好王東峰書記對懷來各項要求的落地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推動懷來事業躍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從特殊的區位特點和良好的自然條件出發,當好張家口“兩區”建設排頭兵,建設面向京津冀充滿生機的綠色東大門。
保護濕地,推進“首都兩區”建設
“這里的水,是要流到首都北京的!”在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里,侯建軍對記者說。
58歲的侯建軍是鄰近的土木鎮西辛堡村村民。如今他的新身份是濕地公園保安隊隊長,手下有十幾個人,每天在公園里巡護。“前些天上游來水多的時候,水庫水面擴大了很多,好多游客來這里看水,看看流到北京、天津的水源是啥樣。”他說。
侯建軍在水庫邊上種了大半輩子地,3年前,他在庫灘的幾畝地成了濕地公園,如今地上的玉米變成了綠植。公園里,草木葳蕤,紫花苜蓿花開正盛。
遠山如黛,碧波蕩漾。1954年建成的官廳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橫跨北京、河北兩地。
上世紀70年代開展的官廳水庫污染治理,拉開了我國水污染治理的序幕。1997年,官廳水庫因為污染嚴重,退出北京飲用水水源地之列。隨著水質改善,2007年又恢復北京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功能,但入庫水質長期僅為四類到五類水平。
“以前,永定河灘地、水庫灘地里都種著玉米,大量用化肥、農藥,老百姓的牛羊也養在灘地里。產生的污染全進了水庫,水怎么能好?”侯建軍介紹了過去的情況。
前幾年,在官廳水庫周邊,這樣的情況并不少。痛定思痛,懷來縣委、縣政府認識到,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官廳水庫非常重要,必須下定決心保護好!
懷來縣明確了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的發展思路,確定了“一湖三圈”縣域空間布局,第一圈層是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第二圈層是葡萄和溫泉文旅產業帶,第三圈層是工業、商業及城市居住功能區。“一湖三圈”是發展藍圖,也是生態紅線。
落實規劃,嚴格管控,拆除違建,清理垃圾,流轉土地,修復生態……以保護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生態環境為目標,懷來緊鑼密鼓建設國家濕地公園。
2014年,為保護官廳水庫及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懷來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縣域內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桑干河、洋河等區域,以濕地保護、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諧發展為原則,聘請中科院、北林大、首師大等專家,科學規劃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同年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試點國家濕地公園。
2017年3月,濕地公園建設正式啟動。規劃在官廳水庫周邊,分3期實施100平方公里的保護修復、水源涵養工程。目前,20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資15億元;上游永定河部分,分3期實施15平方公里的濕地恢復、水質凈化工程,目前基本完成,投資5.7億元。
西辛堡村的2500多畝灘地,已經退耕還濕,恢復生態。濕地公園里總共種植了160余種、960萬株苗木,還種植了大量能凈化水質的濕地植物。2019年12月,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正式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
家門口水庫這幾年的變化,西辛堡村的村民們都看在眼里。“水比以前清亮多了,環境好太多了。”侯建軍連連稱贊。讓他同樣高興的是,伴隨著濕地公園建設,村里的小環境也發生了大變化,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干干凈凈,村容村貌大變樣了!
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主要由洋河、桑干河、永定河和官廳水庫組成,均屬于海河水系,位于首都的上游生態系統,生態區位十分重要。規劃的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東西橫跨懷來縣中部,以洋河、桑干河匯合后的永定河河漫灘及官廳水庫479米(大沽高程)以下土地(包括水面)為公園主體,還包括宋家營村南部分魚塘、月亮島園藝場和臥牛山影視基地等479米高程以上部分土地。公園南北縱跨25.98 公里,東西橫跨47.28公里,規劃總面積為13538.85公頃,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公園,是首都周邊具有特殊價值的濕地資源。
根據現狀特點,官廳水庫濕地公園主要有以下功能定位:一是生態功能,其作為首都生態屏障,對水資源保護、改善大氣質量等將發揮重要作用;二是生物多樣性功能,它能有效保護華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三是定位為北京后花園,公園內有花有果,可開展養身、健身、采摘、攝影、寫生等活動;四是休閑度假功能,是當地及周邊居民過雙休日、小長假、寒暑假等節假日的好去處;五是科普宣教功能,體現濕地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生態農業展示等,為科普宣教提供優質場所。
近年來,懷來縣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生態防護林工程、廊道綠化等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和官廳水庫上游水生態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懷來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區,每年有大批候鳥在此短暫停留。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如今懷來官廳水庫濕地公園漸漸變成鳥類長久棲息地。
由于官廳水庫濕地公園的濕地生態系統典型性較高,濕地面積較大,所以生物物種多樣性較高,該區域內水域環境中的水生植物、潮濕環境中的濕生植物以及周圍陸地上的中生植物共計106種,以草本植物蘆葦、堿蓬、水蓼、皺葉酸模等為主。動物物種更加豐富,據調查濕地內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36種,其中鳥類種類最為豐富,共有191種,其物種多樣性指數在河北的北部保護區中居于前列。鳥類種類中屬于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有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分別為黑鸛、大鴇、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中華秋沙鴨和遺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4種,包括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白額雁等。在濕地公園分布的各類野生動物中,兩棲動物占河北省兩棲動物總數的40%,爬行動物的占河北省爬行動物總數的41.67%,哺乳動物占河北省哺乳動物總數的57.76%;236種陸生脊椎動物中,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的4種、附錄Ⅱ的21種、附錄Ⅲ的7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動物紅皮書(IUCN)中的瀕危的2種、易危的8種,低危/接近受危的4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CHN)中瀕危的1種、易危的13種、近危的18種。
京冀協同,推動生態治理
茂密的蘆葦叢里,鳥兒婉轉歡唱。清澈見底的水中,魚兒倏忽出沒。“布谷布谷”的鳥鳴聲,接連從遠處傳來。這里是官廳水庫西北角的八號橋永定河入口灘地,北京市在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中,建設了八號橋水質凈化濕地工程。
這一帶管理權屬于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項目由北京立項、投資、批復、建設。建成濕地前,當地農戶在庫區灘地上種植了大片玉米地。
“懷來和北京官廳水庫管理處,在土地清退、補償等方面密切協作,保持政策協調一致。”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陳濤說,“雙方生態治理的協同和默契還體現在,工程建設方案征求了懷來縣國土、環保等部門的意見,使工程建設與懷來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銜接。”
管理處副主任李光遠說:“2016年,國家提出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總體方案,2017年,北京市出臺了實施方案。與此同時,懷來啟動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兩方不謀而合,將各自的規劃對接,聯手啟動了一連串的工程。”
永定河源頭治理項目,八號橋入庫濕地凈化工程,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京冀密切協作,開展環庫水源涵養和保護,凈化入庫口水質,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系統治理。
“官廳水庫保護得有多好,懷來的發展就會有多好。”對懷來提出的這一觀念,李光遠印象深刻。“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騰退的玉米地,有1.8萬畝在479米以下,屬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管轄,但補償資金都是懷來縣出的。”他說。
眼下,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正和縣里謀劃著協同治理新動作。李光遠說:“下一步,水庫南岸和西岸的治理,將以我們為主。由北京市水務局按水源保護工程規劃、立項,投入16億元左右。目前我們正和縣里密切溝通,對接具體方案。”
懷來縣常務副縣長王永分析道:“官廳水庫治理項目的資金,有中央的,有北京的,有河北的。資金的投入和工作的推進,都體現了協同發展,目標都是保護好官廳水庫,這是典型的生態協同治理。”
“我們和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之間一直保持著熱線聯系,水庫生態環境治理中,沒有按管理分界線自掃門前雪,而是共同治理。”王永說,“特殊的區位,并沒有成為官廳水庫生態環境治理、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阻礙,昔日的管理分界線,成了京冀共治的連接線。”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的評估報告顯示,水庫入庫水質由四類、五類,穩定提升至三類;水庫水質整體達三類,出庫水質基本達到二類。水庫的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野生植物翻了一番,由106種增至318種,野生動物由169種增至191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鳥類就有31種。
“懷來這邊近幾年環境明顯改善,以前只在水庫東邊北京延慶野鴨湖出現的珍稀鳥類,也紛紛過來了。”懷來攝影家協會秘書長任志來,在家里總是待不住,“現在啊,只要天氣好,出門準能出好片兒!”
全域共享,推進一二三產融合
京張高鐵開通,東花園站、懷來站雙站落戶,懷來正式進入“高鐵時代”,融入“北京半小時經濟圈”。
西辛堡村離八號橋“北京濕地”只有幾公里,大伙兒經常去遛彎兒。北京和河北一起治理永定河、官廳水庫,改善了人居環境。交通越來越方便,北京的游客經常來“串門”。京津冀協同發展,在這里體現得越來越明顯。
“近幾年,我們按照建設‘兩區’的要求,認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堅定不移地走,在實踐中日益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懷來縣委書記孫曉函說。
東花園鎮,懷來大數據產業園。青山綠水間、藍天白云下,紅白相間的廠房分外打眼,這是秦淮數據集團環首都·官廳湖大數據產業基地,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單體數據中心園區,有幾十萬臺服務器。
幾年前,秦淮數據是周邊幾個地方“爭搶”的香餑餑。何去何從?“最終公司拍板定下來這里。”秦淮數據創始人居靜說,“我們選擇懷來,一方面是這里有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有豐富的清潔能源;另一方面是這里有好山好水,宜居宜業。現在,我看到同事們的朋友圈里,經常會發官廳水庫的美圖。”
2017年至去年底,秦淮數據已累計投資110億元,在懷來建設環首都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生態產業集群。這幾年,懷來的大數據和軟件產業風風火火:投資500億元的軟通動力懷來全球交付基地已經落地,投資300億元的騰訊華北信息技術產業總部基地項目快速推進……一批大項目,接連在美麗的官廳湖畔落地。
懷來縣桑園鎮夾河村,桑干河、洋河緩緩流淌,匯流成永定河。挖掘機正在河邊往來作業,建設濕地生態修復工程。2018年,永定河沿線京津冀晉四省市政府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共同組建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主要建設管理單位,統籌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
“我們已經開展了官廳水庫周邊土地流轉、清淤工程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未來將圍繞改善水質、提升水量兩方面,通過實施生態治理項目,推動官廳水庫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恢復飲用水水源地功能。”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國志說。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35年將恢復官廳水庫飲用水源功能。
2016年以來,懷來縣全部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懷來人是越走越有信心。
西辛堡村東頭,濕地公園葡萄生態體驗園,1萬多畝土地中,西辛堡村流轉出來的占了1/3。
連片的葡萄地一眼看不到頭,5月中旬嫁接上的馬瑟蘭、赤霞珠等葡萄,正順著一根根竹竿努力攀爬,“建設中國波爾多”的標語引人注目。地處北緯40度葡萄種植“黃金地帶”的懷來,正大力發展葡萄特色產業,并與文旅發展深度融合。
2020年,懷來縣打造“中國波爾多”再提速,省委書記王東峰提出的“十個一”任務基本完成。聘請IBM、安永、奧美國際團隊編制全縣葡萄產業發展規劃,世界葡萄酒之窗投入運營,利世G9法式酒莊驚艷亮相。中國·懷來首屆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成功舉辦,懷來產區亮相上海2020國際葡萄酒貿易展覽會,石家莊葡萄酒長廊開門迎客。以葡萄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成功獲批,實現了全市國家級農業園區的零突破。懷來縣以承辦全省旅發大會為契機,高標準打造桑園葡萄觀光帶等5條精品旅游路線,初步形成以桑干酒莊、世界葡萄酒之窗為重點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帶。成功舉辦幽州古道云越野賽等線上線下活動,成功創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當前,懷來縣大數據產業實現新跨越,2020年,數字經濟產業全年累計簽約服務器500萬臺,在線運營服務器50萬臺,年度完成投資40.75億元;以葡萄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成功獲批,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帶,全年接待游客1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4億元;造林綠化8.8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5萬畝,46家露天礦山修復驗收,新增清潔面積52.2萬平方米。
回望來時路,展望新未來。“十四五”將是懷來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實現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外部環境看,我國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新基建和全國十大數據中心布局等重大戰略的實施,釋放出巨大的政策紅利。“首都兩區”建設、河北“兩翼”發展、京張攜手舉辦冬奧會等發展戰略進入實質推進階段,為懷來縣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從內部環境看,全縣發展基礎扎實,生態文明建設、主導產業定位符合中央和省市政策導向,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動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發展,懷來在省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中作用愈加重要,“十四五”期間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懷來縣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葡萄文旅(生態)、商貿物流、加工制造、宜居康養五大產業,持續推進“四區建設”。
打造“首都兩區”建設典范區。以官廳水庫保護為壓倒性任務,逐步構建“一湖、兩山、三河、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強化水庫水源保護,確保“一湖清水”送北京。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積極培育生態經濟產業,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致力于打造“首都兩區”建設典范,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嚴格落實“一湖三圈”空間管控要求,堅定不移地做好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利用,加強與永定河流域公司的全方位、深層次、戰略性合作。堅持“生態+葡萄+數字”融合理念,加大濕地公園水電路氣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貫通由永定河源頭到濕地公園四大工程路網,持續打造環官廳湖紅酒馬拉松、天漠音樂節等標志性賽事,不斷放大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首都兩區”建設中提供“懷來方案”。
堅定不移地抓好“生態第一”工程。以濕地公園建設為核心,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官廳湖共同保護行動。加快土地流轉,持續推進官廳水庫濕地公園二期、三期工程。投資1.7億元,加快實施官廳水庫上游和永定河源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開工建設洋河二灌區節水工程,推進夾河、暖泉等8個傍水村污水管網和處理站建設。投資6.8億元,推進北部礦山修復、小流域治理等8個項目,治理修復礦山4332畝,完成造林3.2萬畝,構建全流域生態治理系統。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行動,強化建筑揚塵、散亂污企業、河湖四亂、焚燒秸稈綜合治理,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推進農村“雙代”工程和清潔煤安全使用。高標準完成原長城化工廠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項目。全域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PM2.5年平均濃度保持在31微克/立方米以下。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投資7500萬元完善濕地公園一期旅游基礎設施。放大官廳水庫濕地品牌效益,謀劃推動塞上江南房車營地等“生態+旅游”項目,導入觀光、科考、休閑等業態。圍繞“一盆凈水”,點線面相統籌,著力打造以雞鳴驛古城、恒大葡萄酒交易中心、懷來古城、黃龍山莊、天漠、鎮邊城、存瑞紅色文化等山水人文景觀為特色的觀光旅游休閑帶,切實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鐘 合)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