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東省樂陵市市中街道小郭村村民曲有貴,通過農村改廁智能管護平臺提報了抽廁需求。很快,他的“點單”被收運管理員趙保忠“接單”,第二天一早,趙保忠就趕到曲有貴家完成抽廁工作,并在平臺上傳了相關照片。“及時”“滿意”,曲有貴在服務平臺對抽廁服務給出了評價。
在山東省樂陵市,隨著旱廁改造工程的實施,全市97%的農戶改裝了沖水廁所,而廁改后的維修、管護成為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2020年10月,樂陵市率先啟動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工作和廁污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建立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全市設立12處農村改廁服務站,145個管區配備吸糞車和管護人員,組建出一支“網格化”“全覆蓋”管護隊伍。
為確保農村改廁長效運行,該市創新探索“農村改廁智慧+”模式,投資200余萬元開發建成農村改廁智能管護平臺,借助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實現線上與線下聯動服務,從而高效、便捷、準確地解決了農村衛生廁所管護的“最后一公里”。“平臺設有戶廁、管護服務站、糞污中轉站、滿意度測評及抽查檢查等8個模塊,市、鎮兩級平臺聯網運行,同步監管,實現全市農村改廁群眾的報抽、報修等管護服務功能信息化、智能化。”樂陵市住建局局長褚立杰介紹。目前,全市6.5萬改廁戶信息全部錄入系統,一個集農村廁所糞污收集、轉運、存儲和無害化處理于一體的智能管護平臺,正帶動樂陵全市農村“廁所革命”深入發展。(張梓琪 何明)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