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朝陽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助力脫貧攻堅
蔬菜大棚內生機盎然,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設備齊全的村衛生室、漂亮的婦女兒童之家改善了村民生活……1月13日,走進北票市涼水河鄉高臺村,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令人眼前一亮。
高臺村的基礎設施之變是朝陽市662個脫貧銷號村的一個樣本。為筑牢脫貧攻堅根基,朝陽市大力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2016年以來,全市共建設改造農村衛生室884個,新建及改建村文化廣場923個,新建及維修農村公路9544公里,農村公路里程居全省第一位。
要想富,修好路。幾年來,朝陽市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投資40.5億元新建及維修改造農村公路9544公里、橋梁1456座。目前,朝陽市路網內農村公路有1.4萬公里,占全省總里程的1/7;有路網外農村公路1.2萬公里。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100%行政村、90%的自然村通瀝青(水泥)路面。
與此同時,朝陽市通過“交通+設施農業”,將特色農業功能區域串聯一體、組團集聚、協同發展。在農村公路沿線,到處可見農業大棚、產業園區、養殖小區、農產品加工園區。2016年以來,全市為269個扶貧產業園、811個村級扶貧產業基地、32家扶貧龍頭企業提供交通服務保障,累計助力產業扶貧項目2063個,帶動貧困人口91萬人次,項目收益率達9%,鄉鎮財政收入增長超過20%。
扶貧扶智,文化先行。朝陽市不斷推進貧困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兜底工程,128個鄉鎮都建有3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文化站,1343個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室,覆蓋率達100%,12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基礎設施、內部設施、設備完善和管理使用都得到提升,新建及改建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硬覆蓋”文體廣場923個。
截至目前,朝陽市662個省級、市級脫貧銷號村每村建成一個村衛生室,實現了脫貧銷號村衛生室全覆蓋。全市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為貧困人口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分級診療、康復指導等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